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24日上午10時,備受矚目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迎來開館時間,面朝大海,盛大的開館慶典在海陵島十里銀灘“南海一號”博物館廣場舉行,從此,中國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館的歷史再次被改寫。
上午11時30分,博物館正式全方位向公眾開放。當日,水下考古人員及地上發掘人員現場展示南海一號的發掘過程。同時,與往日相比,展館開放了更多的珍貴文物,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1987年發掘出來的長達1.72米、重量超過半公斤的一條金腰帶。記者發現,此次展示的文物可謂全方位,不僅有瓷器、金屬文物,還有巨錨、木器等古船構造物,圖片、實物、視頻資料立體式地展現了南海一號的真實面貌。
上午9點,在舉行慶典的現場,已有上千陽江市民前來圍觀,不少手舉照相機的外地游客也在這里拍照留念,為了趕上能在開館第一時間進場,他們提前兩三個小時前來排隊購票。在場館入口處,有數十位民警及保安把手,禁止任何人進入。
記者發現,在博物館朝海方向,一片面積可達數萬平方米的沙灘廣場已建起,宛如一個巨型足球場。工作人員介紹,南海一號進館之后,有關方面組織力量拓寬博物館廣場,一方面是為了容納更多參觀客,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海水逐漸侵蝕沙灘,威脅博物館的穩固性。
10點,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及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等領導共同按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館的啟動按鈕,南海一號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參加開館儀式的國家、省市領導及百余位新聞記者成為開館后的首批參觀團。
進入場館后,博物館講解員一字排開,引導游客參觀。據透露,博物館目前共配有8名講解員,今年3月份從全國各大高校統一招聘進來,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雖然大多數不是歷史或考古專業畢業,但經過訓練,他們的講解生動、具體而富有故事性。與往日相比,24日展出的文物明顯增多,且成批成系列地陳設,顯得莊重,神秘感十足。展出文物中,大部分為瓷器,也包括一些首飾及生活用品。
博物館主場南海一號古船所在的沉箱,考古隊員正進行一場水下考古挖掘的動態演示。經過幾天的放水調試,沉箱的其中兩個探方已微露船舷。據稱,沉箱仍不會立即打開,這是為了保護古沉船的微環境。考古人員將采取逐層打開的措施,一點一點地發掘,同時,也有3名蛙人在水下作業。
二樓展廳展示的文物最多,記者在珍品展示區看到,多年前出水的三個大、中、小不等的金戒指浸泡在水里,看上去好像是一家三口的日常裝飾品,雖然經過800多年海水的浸泡,仍閃耀光芒。此外,一個粗大的手鐲——鎏金虬龍環也靜靜地躺在盛有淡水的盆子里。手鐲通身金黃,鐲子上的龍紋做工精細,其徑口大過普通家用的飯碗。專家介紹,手鐲的重量至少有4兩重,成年男子的手腕戴起來也綽綽有余。
“這些金飾的主人是誰,他們往哪里去,沉船后有沒有脫險,這些都成為游客關注和猜測的焦點。”專家告訴記者,在博物館試開放期間,這里成為游客滯留最久的區域。
不斷增加的新品則將繼續為南海一號增加更多神秘色彩。記者在二樓展廳中央看到,一件于1987年出水的金腰帶首次亮相,吸引了大批游客。講解員介紹,這件長1.72米、重566克的腰帶呈麻花狀,接口處有大量細致的花紋,“這可是珍品區的鎮區之寶,”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結合長度、構造等方面以及它落在甲板上這一信息大概可以估測,這條金腰帶的主人應該是一位外國貴賓,或者將送往中東的一位富商或國家首領。
不過,專家介紹,隨著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今后可能出現更具價值的文物,鎮館之寶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