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巨制《阿凡達》本周末在全球同步首映,以七千三百萬美元毫無懸念地奪得北美周末票房冠軍。極佳的口碑預示著該片將締造馬拉松式的票房神話。圖為十六日《阿凡達》洛杉磯首映式吸引眾多影迷。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在圣誕檔的硝煙漸漸散盡之時,《阿凡達》高達1.5億美元的宣傳營銷費用果然奏效:雖然離上檔還有兩星期,內地影迷已經被全方位的預告轟炸和不明來路的如潮好評撩撥得心神不寧,恨不能坐時間飛車直接彈入1月4日的電影院。
12月22日晚,記者抱著一睹“開創好萊塢電影嶄新時代”的激動觀看了試映場;然而,162分鐘后,卻懷著對數碼技術愛恨交織的心情離開影院。
電影開篇直截了當,從一個前海軍陸戰隊殘廢軍人杰克·薩利的自述,讓觀眾在最短時間內搞清楚他被派往“潘多拉星球”的緣由——接替意外身亡的孿生兄弟,前往操控與之基因匹配的“阿凡達”。
“阿凡達”這個概念是影片中最大的亮點。“阿凡達”的緣由和使命是:當杰克在一個專門的棺形機器中“睡覺”時,他的大腦思想便“鏈接”上了一個具有“潘多拉星球”土著外形的軀殼。
影片中的地球科學家研發出“阿凡達”,原意是憑此和外星土著建立溝通并做科學考察。但基地中另一支軍隊早已不耐煩這種柔性方式,軍隊領袖誘使杰克深入族群“納美人”,以獲取最終攻占他們家園的情報。
熟悉,太熟悉了。在所謂全新的《阿凡達》的背后,疊印了太多我們慣見的故事框架和人物模式——《與狼共舞》、《字典情人》、《風中奇緣》、《幽靈公主》、《風之谷》……而《阿凡達》只是把殖民者與土著的沖突、跨越種族與文明的愛情搬到另一個星球,此外沒有更多人性上的探索。甚至,為了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加順溜,導演把外星人的外形設定得與地球人基本相似,思維情感也幾乎無二,絕不能用科學的眼光來較真。
再來看被譽為“不可思議、見所未見”的畫面。誠然,無論是如水母般透明的飄移“靈樹”種子,還是懸浮在空中的神奇山巒,都讓人獲得視覺上的愉悅享受,更不用說影片后半段土著人駕著飛鳥與人類轟炸機肉搏的壯懷場面。在記者看來,對于一個誕生過《山海經》和《逍遙游》的國度來說,詹姆斯·卡梅隆花費重金打造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多樣化生物并不那么離奇;而憑借3D眼鏡看到的空戰場面固然令人感覺身臨其境,但并不比二維動畫片更動人。
事實上,《阿凡達》再現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夢境。矛盾的是,影片用最先進的擬真技術講了一個反技術的故事、砸最多的美元說了一遍原始社會的美好。“很好看,但沒有靈魂”是海內外一些電影觀眾的共同感受,在記者看來這評價恰如其分。
本報記者 吳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