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哥本哈根:一個環保“大秀場”
        2009年12月21日 16:04 來源:外灘畫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哥本哈根:一個環保“大秀場”

          12 月7 日,記者抵達哥本哈根。據說,有大約1200 輛豪華汽車、140 架私人飛機以及數萬人涌入哥本哈根,為此,丹麥政府不得不為會議購買價值60 萬歐元的“碳積分”。中國和美國成為會場里最受關注的焦點。而在會場外,到處可見環保人士的環保秀,來自小島國代表的示威抗議也此起彼伏。此時,受人矚目的哥本哈根變成了一個環保“大秀場”。

          “ 好了,各位,時間已經到了。”12月7 日,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首場新聞發布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Yves de Boer)以這樣的一句話開場。這個素來以講話簡潔、幽默著稱的荷蘭籍外交官,坐在本次會議主會場貝拉中心(Bella Center)的一個最大的新聞發布室里,兩手一攤,微微低頭,藏在玻璃鏡片背后的眼睛銳利地掃射了全場一番。

          12 月7 日至18 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 次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有媒體預測,可能有超過85 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192 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參加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在12 月7 日的會議開幕式上,哥本哈根市長麗特·比耶勒高自豪地喊出了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新名字“希望哈根”(Hopenhagen)。據說,有大約1200 輛豪華汽車、140 架私人飛機以及數萬人涌入“希望哈根”,為此,丹麥政府不得不為會議購買價值60 萬歐元的“碳積分”。

          貝拉中心占地面積12 萬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納2 萬人,是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最大的會務中心。但這依然不能滿足眾多參會人士的心愿,在第一周的最高峰時期,要求進入會場的人員多達3.4 萬,大會組織方不得不采取臨時管制措施。

          中國和美國則成為會場里最受關注的焦點。11日,美國國務院氣候公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 抵達哥本哈根。當晚,代表團邀請了一批美國記者參加了首個吹風會,據說氣氛相當“私密”。此前,中國代表團的媒體交流室總是擠滿了記者,礙于那間小小的會議室已經塞不下那么多人,從11日開始,中國代表團不得不轉移至會場內最大的一間新聞發布室。

          而在會場外,到處可見環保人士的環保秀,來自小島國代表的示威抗議也此起彼伏。此時,受人矚目的哥本哈根變成了一個環保“大秀場”。

          環保秀

          進入哥本哈根,記者的第一感覺是:這里的氣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寒冷。雖說這已是北歐的冬季,但許多歐洲人都只在短袖T 恤外罩上一件厚絨外套。

          “今年的天氣和往年一樣,相比挪威,我們這里比較靠南,所以氣候比較暖和。”當地的出租車司機這樣告訴記者。這個看上去有著阿拉伯血統的司機并不知道,幾年后,丹麥的天氣或許會變得更加寒冷,如果碰到英國極地探險家潘·哈多(Pen Hadow),他一定會這樣告訴司機。

          此時,潘·哈多正在哥本哈根忙于修飾一個巨大的北極熊冰雕,這是他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合作的一個項目,這個巨大冰雕矗立在哥本哈根市中心通往丹麥國會大廈的必經之路。在太陽的照射下,這個冰雕的北極熊將逐漸融化,以此演示全球變暖的影響。

          今年春天,潘·哈多結束了又一次南極大冒險。此次行程中,他們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極地冰層厚度的人工測量。

          “根據我們得到的數據,南極的冰層已經遭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在2010 年之后,這個地區的春天將會一直無雪;由于冰雪的消融,以及洋流的變化,寒冷的氣候將襲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每一個國家,包括丹麥在內,這些國家將變得更加寒冷,當然英國也難逃浩劫。”潘·哈多站在那座正在融化的北極熊冰雕旁,向記者解釋。

          不一樣的聲音

          同樣來自發達國家的塞班斯蒂安并不認同潘·哈多的觀點。

          “我從來沒感覺到氣候變化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從來沒有。”他搖著頭,用帶著法語口音的英語堅定地表示。“相反,我們巴黎人天天活在失業、破產的恐懼之中,自從金融危機開始后,你知道有多少巴黎人失業嗎?而在希臘最近也發生騷亂,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由于經濟原因。”

          33 歲的塞班斯蒂安出生在法國北部,現定居巴黎,是非政府組織“LaRouchePAC”的成員。該組織由美國政界傳奇人物林登·拉魯什(LyndonLaRouche)創辦,打開“LaRouchePAC”的網頁,“停止奧巴馬的醫療計劃”、“建立全球新借貸政策”以及“反對綠色法西斯主義”被列為該組織目前的重要工作。

          這些天,塞班斯蒂安一直在主會場貝拉中心門口散發“拉魯什計劃”的介紹。高高瘦瘦的塞班斯蒂安站在人群中很顯眼,他裹著厚厚的大衣,胸口掛著一塊用透明玻璃膠黏上的紙牌,上面寫著“停止氣候詐騙,選擇拉魯什計劃”。

          “人們天天失業,還要去顧及幾只北極熊,會不會太傻了?”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敲了敲一旁的指示牌,“你認為誰是最大的環境騙子?康妮·赫澤高(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主席)、查爾斯王子、奧巴馬總統以及戈爾就是。”

          12 日,為了抗議包括丹麥王子和首相、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長朱棣文等與會的一個環保高端論壇,丹麥當地人在會場外集結、示威,有人在附近地鐵站張貼標語,上寫“我們的氣候,不關你的事”。

          “富有國家,你們要還債”

          而在離塞班斯蒂安不遠處,一群來自非洲的年輕人正在不停地高歌:“富有國家,我們在看著你,你們要還債!”

          來自烏干達的查恩迪亞·科迪尼(Chandia Kodili)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她說他們的方式就是緊跟《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世界各地召開的氣候會議,“只要會開到哪里,我們就去哪里。”

          記者在貝拉中心門口見到查恩迪亞·科迪尼,一身紅色裝扮與黝黑的皮膚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她在人群中看上去格外搶眼。查恩迪亞告訴記者,她的同伴多來自非洲各國,“烏干達、南非、肯尼亞、馬里都有。”

          來自世界銀行等機構的調查數據表明,全球氣候變化給非洲帶來了巨大影響。巴克萊銀行的最新調查數據明確指出,如果氣候變化的趨勢得不到扭轉,其后果很有可能是: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非洲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15%。“靠雨水灌溉的農業占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30%,但氣候變化可能對靠天吃飯的非洲農民產生嚴重影響。”世行負責可持續發展事務的首席經濟學家瑪麗安娜·費伊解釋說。

          “我們是靠天吃飯,但從去年8 月開始,情況就變得非常糟糕,一直處于干旱之中。”查恩迪亞來自烏干達南部傳統的農業生產地區,“今年的雨季又比去年推遲了整整3 個月,氣候如此捉摸不定,我們幾乎無法種植任何莊稼,情況再延續下去,很多人會被餓死的。”

          “人們告訴我,他們正在眼睜睜地看著死亡的降臨,他們說,下一個就是我。”法國女孩伊娃堅持要用結結巴巴的英語講完這句話。作為紀錄片《60 億大不同》的記者之一,伊娃被派到了馬里。雖然之前她已翻閱了許多資料,做足心理準備,但最后還是被現實的情況完全震驚。9 日,該片在哥本哈根舉行試映,紀錄片跨越17 個國家,講述了氣候變化對全世界各地人民帶來的影響。其中,非洲的鏡頭令人觸目心驚。

          “在氣候變化的談判桌上,我們要求的不僅是一個協議,更是一個公平和公正的答案。非洲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少的地區,卻承受著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大惡果。”就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召開前一個月,來自非洲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表示,“有人必須要為自己所欠下的債務負責。”

          7 日,在哥本哈根會議開幕式上,G77 主席國蘇丹代表易卜拉欣·米爾加尼在開幕演講中表示:“過去有錢國家從未發揮任何實質性領導力。發達國家持續增加(碳)排放,卻要求發展中國家在減排方面發揮主導力量。”他的講話引來全場掌聲。

          場外,查恩迪亞的歌聲永不停歇,“直到富有國家決定還債之前,我們會一直唱下去的。”

          “與其開會,不如直接給錢痛快”

          “嘿,姑娘,你也給我拍一張照片好嗎?”51歲的凱普·拓赫邦基(KaipueTohibangi)把記者叫住,從半舊的黑色外套內袋里掏出一個簇新的數碼照相機遞給我,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下門牙的滿嘴黃牙。

          這已經是記者連續第三個下午在貝拉中心外遇到他。此前,記者一直很好奇他的身份,與上述眾多環保人士不同,他的表情淡漠,任憑身邊的人群喧鬧。“我不喜歡呆在里面,太吵。”他用夾著煙的手指了指中心門口。此時,我才發覺他的胸前掛著一張出入貝拉中心的粉色標牌,他是來自所羅門群島的代表團成員。

          位于西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與澳大利亞毗鄰,人口約50 萬,面積僅為2.8萬平方公里。有研究表明,由于氣候變暖造成的冰川融化,未來50 年內一些國家會喪失主要或所有領土,其中包括所羅門群島。

          10 日,貝拉中心會場內,以另一個南太平洋上小島國家圖瓦盧為首,包括所羅門群島在內的小島國家,因為擔心海平面上升面臨滅國之災,呼吁大會采取更嚴厲的減排措施。但由于與其他國家分歧較大,這一提議遭到拒絕。隨后大約有數百名國際氣候環保人士聚集到大會會場入口,高喊“圖瓦盧”的名字,要求大會“聽聽島國的聲音”。

          凱普·拓赫邦基沒去參加抗議,他說這并不能改變什么,“事實上整個會議又能改變什么呢?像所羅門群島這樣的國家,問題的實質不是氣候變化,而是貧窮。”他搖了搖手指,看了記者一眼,“你要問我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來告訴你,氣候永遠不是我們最根本的問題,貧窮才是!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協議,而是立刻的資金支持。可是,我們從沒得到過一分錢的資金支持。”

          他越講越激動,他的同事跑過來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安靜下來。“你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與其花那么多錢開這個會,不如直接把錢捐出來,這樣更實際。”他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貝拉中心,忍不住又咕噥了一句。

          11 日中午12 點,大會主席赫澤高在新聞官員的陪同下突然出現在媒體室。當天早上,歐盟國家達成協議,承諾建立30 億美元的氣候變化基金,在未來三年內資助貧窮國家,“從這一刻開始,標志著哥本哈根會議并不僅僅只是處于協商階段,而是真正有實質結果出現。”赫澤高激動地向媒體宣布。

          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飛反問:“如果按照這個計劃,我要問,那三年以后該怎么辦?我們要尋求一個長期的自己援助計劃。”

          同一天,聯合國氣候大會締約方大會秘書處發布了一份主席草案,這也是目前大會唯一公布的正式文件。但這份文件似乎不能讓所有國家滿意,“我認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目標應當被列入國家框架。”美國氣候特使斯特恩在此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專訪丹麥“哥本哈根氣候網絡”主席尼爾斯·于爾根·郎基德 “不到最后一刻沒有人會亮出底牌”

          尼爾斯·于爾根·郎基德(Niels Jrgen Langkilde)是丹麥本地的NGO組織“哥本哈根氣候網絡”(CopenhagenClimate Network)主席,該組織是丹麥本地最有影響力的NGO 之一,負責協助丹麥政府主辦哥本哈根氣候大會。

          此前,Niels J rgen 曾作為丹麥代表團的成員參加過1992 年在里約熱內盧、1997 年在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也作為歐盟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參加過其他談判會議。Niels J rgen 本人和本次大會主席康妮·赫澤高是很好的朋友。10 日,他在丹麥國會大廈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B=《 外灘畫報》

          L= Niels J rgen Langkilde

          “爭取氣候會議的舉辦權不亞于奧運會”

          B:作為一個當地人,你怎么看待哥本哈根會議?我從荷蘭飛到哥本哈根的時候曾遇到一個丹麥人,他告訴我,即將到來的圣誕節比哥本哈根會議更讓他關心。

          L:我覺得他說得很有代表性,但不關心是不可能的。丹麥政府從一年前就開始反復宣傳此次大會,每個人都知道這次會議的重大意義,現在新聞也在連篇累牘地報道會議進程。

          對于這種會議,丹麥人當然也有自己的憂慮。因為丹麥這樣的小國家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陣勢了,現在這樣的全城警戒,我們非常不習慣。在我們國家是非常隨便的,你在大街上走走,市長、部長、首相和王子可能與你擦肩而過。

          B:爭取舉辦氣候會議是否也像爭取舉辦一次奧運會或者世界杯一樣,需要經過激烈的競爭?

          L:是的,當然是那樣。其實丹麥政府在兩年多以前就已經決定希望承辦這一屆氣候會議,我不能詳細說我們到底與多少國家競爭這次的舉辦權,不過我可以透露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過程不亞于你們中國舉辦一次奧運會。

          B:也有人對于會議本身做出比較負面的評論。我之前看到有報道說,哥本哈根會議本身的碳排放量巨大,幾乎等于一個小國一年碳排放的總和,所以他們認為這個會議本身不環保,不知道丹麥政府有什么解決的方案?

          L:是的,你說得沒錯。你可以看到,在整個會場,我們盡量用了比較節能的方式,但這并不能避免大量的碳排放,所以丹麥政府在早前已經為這次會議購買了大約價值在60 萬歐元的碳積分。

          B:政府組織本次會議一共花了多少錢?

          L:大約是6000 萬歐元。

          B:全部的錢都來自于政府嗎?這次會議有私人企業贊助商嗎?

          L:幾乎都是政府掏錢,私人企業贊助的也有,但所占的比例很小。我們還花了一些錢贊助那些來自最貧困國家的代表團和非政府組織成員前來,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必須按照丹麥的意愿行事,我們只是基于公平的原則,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發出聲音的機會。

          B:你在代表團中的主要工作是新聞發言人,我們一直很好奇新聞發言人究竟比媒體早多少時間知道消息?比如在京都你們早就洞悉了這次會議的結局并不很樂觀,所以就會有的放矢地給媒體吹吹風?

          L: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多數時候新聞發言人與媒體是在同一時間知道結果的。在我的記憶中,這種牽涉多邊談判的會議只有一次是提早知道會議結果,不過那次的大會主席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人,幾乎認識所有的與會代表,會講好幾國語言,長袖善舞,八面玲瓏。而據我對康妮·赫澤高( 編注:本次哥本哈根會議主席) 的了解,我認為她還沒有這種能力,能提早結束會議。

          “歐盟不會將目標從20% 提高到30%”

          B:你本人多次參加氣候會議。許多人都把這次大會與京都會議進行比較,我們都知道京都會議的結局并不是十分成功,能給我們講講當時的情況嗎?

          L:其實對于各國代表團的成員來說,參加這種會議是一件非常疲勞的事情。比如這次會議要舉行整整兩周,而在前一周,幾乎所有的活動就是協商、協商、再協商。

          而諸如現在大家都非常關心的減排目標以及各發達國家究竟應該提供多少援助資金,其實每個國家手里都有一張底牌,但不到最后一刻沒有人會亮出底牌;或者這樣說,即便你很早的時候就告訴別人你的底線在哪里,也沒有人會相信,他們會問,“你們老板(國家領導人)確認了嗎?”

          在京都的時候就是這樣。我記得所有的代表都坐在一張非常非常長的桌子邊,我們距離美國代表非常遠,所以其實并不確定他們到底說了什么,只記得在最后一刻大家都亮出底牌,但還是沒談攏。

          B:你剛才一直在說“亮底牌”,這不禁讓我想到,美國總統奧巴馬本來宣布9日來哥本哈根,現在改為18 日,是否意味著他要在那一天亮底牌?你認為美國最終會否提高自己的減排目標?

          L:的確如此,對于奧巴馬來說,18日來比9 日來意義更為重大,他最后一天來哥本哈根意味著美國最終必然會有一個決議出現。我不認為他會宣布大規模提高減排目標,但他大概會選擇出更多的錢來支持那些比較貧窮的國家。

          B:丹麥方面對于中國提出的“碳強度”這個概念怎么看待?

          L:許多人希望中國可以提出一個更明確的目標。現在你們提出這個“碳強度”的概念還是相對模糊的。不過這不是最大的問題,對歐洲人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不太了解中國。

          B:那你們了解美國嗎?

          L:也不了解。在這個問題上,歐洲人一直覺得美國是很愚蠢的,他們做了一些不夠聰明的決策,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歐洲人崇尚的是“精巧而聰明”的做事方式,所以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消耗過多的資源,現在所有歐洲國家的減排目標都定得比較高,而且都有信心完成;反而是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他們要完成減排目標會非常困難。

          B:我還記得在貝拉中心的第一天,瑞典環境部長安德里亞斯·卡爾格林就代表整個歐盟強調了立場,他當時表態說,如果諸如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大國能夠做出表率,提高各自的減排目標,那么歐盟方面也考慮將減排目標從現在的20%增加到30%。如果真是那樣,包括丹麥在內的各歐盟成員國減排目標也各有增長,丹麥人怎么看這個承諾?

          L:如果真是這樣,我相信我們這里(國會)會有一部分人非常不高興,事實上,剛剛你問這個問題時,從你身后走過的那個國會議員就非常不高興。

          如果真的從20% 增加至30%,歐盟內一些相對不是很發達的國家,比如捷克、波蘭等,他們的任務不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多數任務都要集中于包括丹麥在內的其他國家,任務太重了。所以,我也不認為歐盟真的會將目標從20%提高到30%,但很有可能會多承擔一些資金和技術的援助。

          另外我要指出的是,有一些人非常“聰明”,他們把近期目標(至2020 年)定得相對低,而把長期目標(至2050 年)定得非常高,這其實也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誰知道2050 年你在哪里?是不是還活著?你可以說大話,將長期目標定得很高,反正完不成也是后代的責任,并不是你的責任。

          文/莫書瑩 圖/莫書瑩

          2009-12-17 總第 366 期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