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6日電 河北省曲陽定窯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接近尾聲,獲多項重大發現。據介紹,此次發掘揭開了定窯始燒年代、金代定窯瓷器繁榮生產的狀況、各時期定窯貢御瓷器真貌及在元代定窯仍在燒制等四大歷史謎團。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消息,由該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開展的曲陽定窯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接近尾聲,獲多項重大發現。從而揭開了定窯始燒年代、金代定窯瓷器繁榮生產的狀況、各時期定窯貢御瓷器真貌及在元代定窯仍在燒制四大歷史謎團。
此次項目主持人之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表示,截至目前,本次發掘面積達780平方米,清理各類遺跡60余處,其中窯11座、作坊1座,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窯具標本,數量多達十余噸。發現帶有“尚藥局”、“尚食局”和“東宮”款的器物殘片多件。
專家稱,此次考古發掘,為解決長期困擾史學界的謎團提供了重要資料。比如,定窯生產最繁榮的時期是何時,金代貢御瓷器的面貌是什么樣子。根據各個發掘地點的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可以初步確定定窯生產最繁榮的時期在金代,依據遺址出土的金代帶有“尚食局”款的器物,還可以看到金代貢御瓷器的原貌。
再如,定窯的始燒時代是否在中晚唐時期,晚唐到宋初以燒制白瓷知名的定窯是否燒制過三彩器物等問題,通過這次發掘,考古學者們根據地層中出土的瓷片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另外,關于定窯在元代是否仍在燒造的爭論,通過此次考古發掘出土的元代器物,證實了元代定窯不僅依然燒造,而且規模相當大,只是產品質量有所降低。
河北省文研所所長、定窯遺址考古發掘項目主持人之一韓立森表示,此次發掘的學術目的已基本實現,野外考古工作將轉入室內整理階段,不久即可將豐富而全新的材料呈現給公眾。據悉,定窯遺址考古發掘將申報本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據介紹,定窯是中國古代宋元時期產量巨大、影響廣遠、官府督窯并貢御時間最長的窯場,它在宋元時期制瓷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定窯遺址位于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北鎮村及野北、燕川村一帶,其中澗磁、北鎮窯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總面積約117萬平方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