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這一次不是張藝謀的錯
截至12月14日,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正式上映才3天,已然罵聲如潮,“最爛的張藝謀電影”、“趙本山春晚小品無厘頭串燒”、“惡俗搶錢”之類的斥責,布滿報端網絡。
對于觀眾這樣的反應,我從張藝謀與趙本山聯手打造這部片子時就預料到了。張趙二人合作的意圖,就是要把當下中國的娛樂文化“愚樂到底”。但是,今天的觀眾,他(她)雖然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進影院觀看張藝謀電影,但這決不意味著他(她)會放棄反對“被愚樂”的權利。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批資深批評家,也在觀影后第一時間站出來列陣詈罵《三槍》,滿紙憤懣之情,仿佛是被張藝謀趙本山狠狠地暗算了一把,驚悸不已。當然,媒體上慣有小罵大幫忙的“批評家”,也有不少以“酷評”向娛樂世界撒嬌的“批評家”。但此番不少素有威望的批評家竟也躋身罵陣,因《三槍》為老謀子痛心疾首,可是,他們早該領略過《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此張藝謀21世紀三大“轉世之作”了吧,怎還會有如此訝異?
自拍《英雄》以來,張藝謀拍電影就做兩件事:第一,為打造視覺奇觀的“大場景”大把燒錢;第二,為制造觀影噱頭而在導演趣味上“所治愈下”。如果說《英雄》還有堂皇的“天下”觀念和與之相配的壯烈風景,雖然空洞不經,但其中的男歡女愛還是讓觀眾欣賞到張藝謀電影的感性美學;然而,《滿城盡帶黃金甲》除了血腥殺戮就是亂倫傾軋,片終時那“花毀人亡”的“壯麗場景”,讓人覺得,攝影專業出身的張藝謀似乎把攝影機變成了野蠻的巨型絞肉機。
看了這3部“張藝謀轉世大片”之后,作為一個批評家,你還有理由或信心來期待張藝謀在電影中給你藝術、給你文化、給你品位嗎?如果你真做這樣的期待,不是你瘋了,就是你從來沒有清醒過。“只有票房才是硬道理”,這是張藝謀的合伙人張偉平的生意經,也是“轉世”后的張藝謀的電影經,當然也是趙本山娛樂行當的不二法門。這三人,大概可以算是當下執中國娛樂產業牛耳的三巨頭,他們今天終于成為合伙人,道理很簡單,因為三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觀眾整高興了,讓觀眾無畏地掏腰包。
熟悉張藝謀電影發展史的人士都知道,從導演處女作《紅高梁》開始,張藝謀從來不用現成的明星做主演,一定要親自“選新”從頭打造,因此有了聲揚全球的“謀女郎”系列。從《英雄》開始,張藝謀不再“選新”了,而是“用舊”,在兩岸三地盡其可能地搞“全明星陣營”。“用舊”是張藝謀電影藝術真正的“轉世”,他的興奮點和功夫,都不再用在通過對主演的精心培養而拓展電影內涵,而是以王朔所說的“裝修大師”的技能搞“雷人的場景藝術”。“用舊”的好處,就是現成的明星“好看”,是“場景藝術”最現成的點綴。“舊星”省廣告費,省導演功夫,何等經濟。
據媒體報道,這次拍《三槍》,是“老板”張偉平擇策讓張藝謀找趙本山合作、并且指定小沈陽主演的。張藝謀為什么接受小沈陽?小沈陽今年因為趙本山一手提攜躋身央視春晚,一夜躥紅,是今年中國娛樂圈不多的“亮點”之一,但小沈陽沒“觸過電”,渴望借“張藝謀電影”再鍍金身的他會自我殺價待沽。張藝謀使用小沈陽,不僅是“用舊”,而且是因陋就簡的“撿漏兒”。用“不大會走路”的小沈陽等趙家班人員作主演,張藝謀不會不知道對《三槍》的結果是什么,但他慷慨歡樂地用了,這只能說明,張藝謀已經“謀錢”不“謀藝”了。
張藝謀是拍過一些好電影的,譬如他的《我的父親母親》和《一個都不能少》,前者用深摯醇烈的愛心拍攝了一部向父輩們致敬的電影,細膩大氣,真實感人;而從電影藝術角度,后者則展示了張藝謀在無故事前提下那種自然而精致的敘事能力,讓觀眾看到,電影在與生活貼合時,怎樣將粗樸的生活提升為人性美。《一個都不能少》等上世紀90年代的老謀子電影,曾經讓人們對張藝謀及中國電影寄予厚望。然而,張藝謀用他21世紀的3部“轉世大片”,徹底摧毀了人們對他的這分期望。
這是一個媒體打造世界的時代,看或不看,觀眾總是被動的。因為其文化積累,更因為當下中國紅不紅、白不白、商不商、文不文的文化導向。“張藝謀電影”無論多么退化變質多么爛,總還是會有渠道將善良的中國觀眾忽悠進電影院的。媒體表現就是一例。《三槍》首映票房表現,南北多家平面媒體的報道是“相對冷淡”。但是12日晚的央視《新聞聯播》卻稱:“由張藝謀執導的賀歲影片《三槍拍案驚奇》昨天在全國上映,首日票房達到2100萬元,創國產影片歷史新高。”面對種種各說各話兩相矛盾的報道,面對高高低低虛虛實實的數據,普通觀眾更加難以辨清一部片子的票房,究竟是創歷史新高還是新低。可困惑之余,泱泱大臺央視其報道權威也不容懷疑啊,它必然客觀上成了某部電影最好的“導座”。
無意的亢奮,有意的炒作,或真相或假象,凡此種種,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多年來,中國觀眾習慣了在疑慮中走進電影院看張藝謀電影,然后帶著受騙和被愚弄的心情走出電影院的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電影經驗”。
相對于強勢的輿論工具,觀眾是被動的。嚴肅的批評家,應當有一種主動的態度。對于張藝謀的“謀錢不謀藝”的電影現象,要有認真理性的分析,不要哭,不要笑,也不要罵。批評家不要跟著觀眾重復“上當看張藝謀”的“中國電影經驗”,要為觀眾做好批評和引導工作。如果我們的批評家總是滿足于附和著觀眾罵聲去與張藝謀嚎戰,只能說明,我們的批評家瘋了,或者在故作“瘋了狀”。
這一次,錯的不是張藝謀。
肖鷹(清華大學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