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大背板上懸掛著一幅巨照:臉上布滿皺紋、牙齒已殘留不全的老人坐在書房的椅子上,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老人笑得很燦爛,很率真。這幅王世襄老人生前最喜歡的照片也是他人生的寫照:遨游于藝術的殿堂,鍥而不舍,笑對人生。
昨天,“著名文物學家王世襄先生追思會”在王老生前工作過的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召開。追思會現場,王世襄之子王敦煌的一席話令人感慨:“追思會讓人傷感,父親最怕給別人添麻煩,最不愿意讓自己勞動這么些人。最符合他心意的是大伙兒湊到一塊兒聊聊他做的最高興的事情。”于是,追思會沒有眼淚,一個個片段故事串起了王老多彩的人生。
保護“文物”成使命
“他一生的事業圍繞著保護文物、保存那些孕育了文物的文化實踐而展開,但他保護文物絕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有信心認為中國文化遺產是值得全世界留存的珍寶,這種信心讓王世襄對他所花費的時間和極為豐富的知識毫不吝嗇。”在眾多紀念王世襄的文章中,英國著名中國美術史專家柯律格如此評價。
追思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將王老對中國文物事業的貢獻一一列舉。早在抗戰后期,王世襄負責校對《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文物目錄》,為保護飽受戰火的文物貢獻了力量;1946年,王老任民國政府駐日代表團文化教育組專員,從東京押運回數百箱原中央圖書館善本。王世襄先生酷愛收藏,一生藏寶無數,如何將這些藏品展示于博物館為更多人共饗,一直是他的心愿。目前展陳于上海市博物館“莊志宸、莊志剛明清家具館”的79件明清家具即是由香港實業家莊貴侖先生從王世襄手中以非常低的價格購得,捐獻給上海市博物館的。“王世襄晚年還曾多次與我探討將其所藏文物捐獻給國家。可惜意愿未竟,先生已溘然而逝,殊為憾事。但我們仍希望有機會達成先生遺愿。”
專程從山西平遙趕來的漆器專家侯林輝沒能輪上發言。他拉住記者,從包中取出2007年王老給他寫的一封信,當時老人已93歲。侯林輝介紹,1998年,他們攜屏風來北京參展,王老看后說:“做工不佳更缺乏文化水平,使我失望。”時隔9年后,當老人在中央電視臺10套看完播出的平遙漆工藝節目后,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深憂使他提筆寫了這封信。“節目中的漆器實際上比你們過去更退步,如此下去,中國漆藝便要完全失傳了。”他在信中表示,我國漆工藝受工料的限制很難發展,這是事實。要精美,必須用真材料,費工夫,結果造價高,買者嫌太貴。如偷工減料成品太次,成了廢品,更沒有人要,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只有走工料兩精的路,否則更無出路,漆藝也徹底完了。“我不忍心看傳統漆藝失傳,但相當難,問題很多。”
玩即是學學即是玩
“有一根無形的細弦,一頭系在蛐蛐的翅膀上,一頭拴在我心上,那邊叫一聲,我這里跳一跳。”王世襄的“玩”癮之大,從他的《秋蟲六憶》中可見一斑。在很多人看來,王世襄是個“雜家”,但他更是個“玩家”。用先生自己的話說:“一個人如連玩都玩不好,還可能把工作干好嗎?”王世襄的會“玩”,曾讓一代學者張中行亦艷羨不已:“他的所好和所能,如明式家具、葫蘆器、蛐蛐罐,以至養鷹、養狗,下廚房燒制名菜,都是我很感興趣而又一竅不通的……”對他的會“玩”,黃苗子則一言以蔽之:“他是一個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生活和民俗學的人。”
追思會上,王敦煌用“玩”概括了父親的一生。他介紹,父親研究美術史也好,明式家具、漆器、竹刻竹雕也好,固然可以說是潛心研究、嚴謹治學,但是也可以說成是玩。只不過,他的玩法和別人的玩不大一樣。別人玩,過把癮就得了,他不然,不玩則已,要玩就得把它玩透了,玩出門道來。只有這樣才能在玩中體會到它的樂趣,它的魅力所在。“如果要追思,就記著他是個特別愛玩、會玩、玩起來特別投入的雜家。玩即是學,學即是玩,這就是父親的境界。”
古籍整理專家程毅中用奇人形容王老。“他玩物而得志,格物而致知,努力加興趣,做成了許多絕學。這樣的人才是很難復制培養的。王老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守護人。”
王老成為雜家的訣竅是,他跟所有對自己所研究的學問有關的人都交朋友。王敦煌揭秘:“無論是一流學者,還是廚子、工匠、漆工,甚至養蛐蛐、養鴿子的,父親都和他們交朋友,我隨口就能從這‘五花八門’的行業中叫出一堆名字,要都點出來要說到哪兒算一站呢。”
100萬元捐建希望小學
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書記陳進玉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03年,王世襄先生因在明代家具研究和收藏方面的突出成就榮獲荷蘭“克勞斯親王獎最高榮譽獎”。當時,年近九旬的王老用流利的英語宣讀答謝詞。王老毫不猶豫地將這筆10萬歐元(約合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全部捐獻給“希望工程”,在福建修建了“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學”。
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學校長李小勇專程趕到“追思會”現場。他無限感慨,王老捐獻的這所1800平方米的希望小學,樓內配備了福建省級圖書示范館,電腦室、多媒體室、閱覽室、舞蹈室、音樂室、實驗室、美術室、體育室等。“王老捐資興建的綜合樓就像一座豐碑一樣將永遠激勵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在當今中國的文化界,有些人是風風火火地踐行著“出名要趁早”,而有些人的聲望則是在不經意間愈老愈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信筆寫出《負暄三話》的張中行和《錦灰三堆》的王世襄,從他們平實而沉穩的文字中,人們領略到了與當今喧囂浮躁之風迥然不同的另一番人生境界。
王世襄先生走了,對于一生如此豁達的他來說,又未嘗不是一種圓滿。在懷念亡妻《告荃猷》的詩中,他曾表明過這樣的心跡:“提筐雙彎梁,并行各挈一。待置兩穴間,生死永相匹。”假使人有靈魂的話,先生一定會在愛妻的古琴雅音之中,用心聆聽著古城碧空中白鴿的哨聲與青青芳草中蟋蟀的低鳴。
人物介紹
王世襄于11月28日辭世,享年95歲。他是我國著名文物學家、文物鑒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對古代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的研究頗深,他撰寫的《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奠定了這門學科的研究基礎,被海外學者稱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圣經”。此外,他對中國古代漆器、竹刻、書畫、雕塑以及建筑藝術等的研究也上升到學術理論的高度。就連養鴿子、斗蛐蛐、懷鳴蟲、繪葫蘆、架大鷹、訓獾狗以及品嘗美味佳肴,他也玩出了“世紀絕學”,使市井的“雕蟲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 (記者 趙文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