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 六 日電 題:京城一位執著中華文化的老人去了——追思文物鑒賞“奇人”王世襄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北京城里一位執著中華文化的老人去了……
留下了對書畫、雕塑、金石、建筑、家具、樂器、漆器、匏器、刻竹、金石牙角雕刻、匠作則例以及豢養鴿、鷹、犬、蟋蟀專用工具等諸多方面的研究著述和豐富收藏。
“奇人”王世襄,有評價稱“如果沒有他,一部分中國文化還會處在被埋沒的狀態。”
王世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鑒賞家、收藏家,一九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生北京清廷官宦家庭。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七十九歲的古典文學編輯、古籍整理專家程毅中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回憶起自己為王老寫的一首詩,“斗雞走馬少年行,盛唐氣象現燕京。王老十五二十時,豪氣如虹追鯤鵬。……”
確如詩云,衣食無憂的少年生活,令王世襄在詩詞歌賦傳統中華文化之外,更鐘情捉獾、養鴿、馴鷹、養狗、養蛐蛐、種花草、養魚鳥……等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活動,其提籠架鳥的樣態仿佛一個紈绔的八旗子弟。
年長后的王世襄對自己當年的“鑒定”是“玩物喪志,業荒于嬉”。
隨著他著述的《中國金魚文化》、《竹刻藝術》、《北京鴿哨》、《蟋蟀譜集成》、《說葫蘆》、《明代鴿經清宮鴿譜》……陸續出版,“玩物喪志”被世人肯定為“玩物不喪志”,并尊稱這位為“京城第一大玩家”。
這也正應了王世襄對玩兒的態度:“玩也要認真玩,如果連玩都玩不好,還能做什么?”
除了上述被正統研究視為“偏門”的領域,王世襄在正兒八經的領域也“玩味”出了名堂。如明清家具。給程毅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老“才、學、藝”兼備,不僅能鑒賞研究明清家具,還能拆裝修理這些老古董。
上世紀八十年代,王世襄著述的《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在海內外掀起一股中國古典家具的收藏熱潮。
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長袁行霈回憶說,在此之前,人們對這一部分珍貴文化遺產的價值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那些遺存下來的古典家具沒有受到重視。目前,不僅老古典家具成為收藏熱門,價格節節攀升,新仿古家具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
“那些家具店的老板在介紹他們的產品時無不標榜暢安先生,還常常看到老板的桌子上擺著暢安先生的大作。我覺得他們幾乎將暢安先生當成了自己這個行業的‘守護神’一般供奉著。”
艱難的抗戰勝利初期,王世襄確實成了一大批中國文物的“守護神”。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駐平津區辦事處助理代表,王世襄負責清理追還抗戰時期被敵偽劫奪之文物,累計追還、征購數批文物計兩千余件。
一九四六年底,王世襄出任中國駐日本代表團第四組專員,負責調查交涉歸還文物事宜,追還被劫奪的原中央圖書館所藏善本圖書一百零六箱,并由日本橫濱押運到上海。
二OOO年,八十六歲的王世襄將自己一生所寫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聯書店以《錦灰堆》為名出版,書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藝、則例、書畫、雕塑、樂舞、憶往、游藝、飲食、雜稿等十二類。這套奇書出版后洛陽紙貴,成為從事收藏和鑒賞者的必讀書,半年內重印四次。
二OO三年,近耄耋之年的王世襄榮獲荷蘭“克勞斯親王獎最高榮譽獎”,此次評獎的主題為“工藝的生存與創新”。袁行霈說,因為他的創造性研究已經向世界證實:如果沒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國文化還會處在被埋沒的狀態。
事后,這位老人,通過國務院將他獲得的十萬歐元獎金(約合一百萬元人民幣)全部捐贈給中國希望工程,在福建建立了一所“中荷友好小學”。
“名士風流天下聞,方言蒼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稱玩主,老大京華輯逸文。”著名翻譯家楊憲益曾經為這位多年至交賦詩一首。短短四句,道出了王世襄最精髓的人生故事。
十一月二十三日,楊憲益溘然辭世。五天以后,王世襄也駕鶴西歸。同是九十五歲的兩個老朋友仿佛是商量好了要結伴而行。
有人說,兩位友人相繼離世,似乎再次宣告這樣一個事實:一個時代真的已經逐漸離我們遠去。
“愿見珍禽四海飛,人人愛護年年傳信報和平”,當北京日漸稀少的鴿哨聲再次響起時,相信還會有人記得,京城里曾有一位深情“玩味”中華文化的老人……(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