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80年代,李瑞環還在天津市長的位子上,就在繁忙政務之余修訂、整理、改編劇本,此后20余年不斷修改。這次匯演展示的是他投入精力最多、全劇整體修改量最大,也最具影響的改編劇目。
李瑞環改編的劇目大部分都是文戲,因為文戲更重文本和唱詞,且故事大多是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也曾屬于京劇歷史上的名劇或曾在舞臺熱演的大師、流派代表劇目。
在改編中,他不是為改而改,而是堅持從劇目實際和時代、觀眾需要出發;不是隨意變型,改得面目全非。針對具體劇目具體分析,有的放矢。對全局從主題思想到情節結構、人物塑造都通盤謀劃,巧為剪裁,在文字上精雕細琢,芟除枝蔓,減少重復,增減并改,補缺潤色,在精煉全劇的同時,使得主要人物形象和核心唱段得到了強化和豐富。
幾乎所有的劇目都由原來的4個多小時精簡為2個多小時,但又保留了經典唱段。一位老戲迷散戲后對記者說:原來也看過這個題材的戲,這次改編后,感覺結構很干凈、明了,同時把大量時間留給精彩唱段,很是過癮!
最早改編成熟的《西廂記》舍棄了大團圓結尾,在長亭送別處就戛然而止,暗含張生、崔鶯鶯的悲劇性結尾,馬連良兒子馬崇仁贊為“改得最精彩之處”。《西廂記》于1999年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獲“示范演出獎”。
《金·斷·雷》、《楚宮恨》先后在第三、四屆京劇節獲“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和“榮譽改編獎”,《韓玉娘》在2008年第五屆京劇節榮獲“特別榮譽改編獎”。
在這次“李瑞環改編劇目匯演”中,身為張君秋藝術基金會副會長的張派名家薛亞萍在《劉蘭芝》一劇中成功飾演了劉蘭芝這一角色。談及此次匯演,她頗多感慨。“這讓我想起了當年跟著老師張君秋先生與老市長一起改戲的情景。”薛亞萍說。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天津戲曲學校的一批學生面臨著分配問題,他們后來成立天津青年京劇團。1986年,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提出“喊一百句振興京劇口號,不如踏踏實實抓一個團”。從當年6月起,他親自選定劇目和老師,為天津青年京劇團傳授,排演京劇經典劇目,史稱“百日集訓”。
此次集訓,全國生、旦、凈、丑各個行當的名師齊聚天津,李瑞環的老友張君秋被聘為集訓總顧問。
薛亞萍作為一個觀摩生,連同照顧老師張君秋,也參加了這次集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