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京劇《江竹筠》14日公演
江姐的愛情比《潛伏》還精彩
江姐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人們最熟知的,莫過于她不為酷刑所屈、最后英勇就義的故事。不過,新編京劇《江竹筠》要表達的,卻不僅僅是這些。這出由隆學義創作、重慶市京劇團排演的京劇,14日晚將在我市文化宮劇院公演,戲中將首次全面揭秘江姐的愛情,曲折離奇比電視劇《潛伏》更精彩。
感情曲折,均有歷史依據
以江姐的英烈故事為題材的舞臺藝術作品眾多,不過將于14日公演的這臺京劇《江竹筠》,跟之前的作品都不同,它著眼的是江姐的革命愛情和婚姻。全劇有9場戲,其中7場都是講江姐與彭詠梧真假夫妻的故事。
當時為了革命的需要,江姐與彭詠梧結為假夫妻,老彭的表面身份是中央信托局職員,但事實上是地下黨重慶市委書記。但老彭在老家有感情深厚的結發妻子幺姐,而江姐又是沒經歷過愛情的年輕大學生,所以兩人感情上都很煎熬。為了避免露出破綻,組織又讓他們真結婚。在真假夫妻的過程中,兩人之間的同志感情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起先,不知情的老彭前妻幺姐找到江姐一頓怒斥。但是后來老彭犧牲、江姐要下川東革命時,幺姐則通情達理地照顧起江姐和老彭的孩子彭云,而她自己和老彭的孩子,則因為養不起而送到孤兒院。
編劇隆學義告訴記者,這不是戲說江姐,劇中的絕大部分情節都是有歷史依據的。
清麗唯美,通篇不見口號
這次的京劇《江竹筠》,在唱詞上極盡唯美,通篇不見“革命”二字,也不喊任何口號,有的只是“理想”、“事業”、“純真”這些現代年輕人至今依然追求的東西。
記者在劇本中看到,在江竹筠和彭詠梧真結婚之后,有一段很美的清音合唱:“百合半開淡淡美,悄悄清純靜靜隨,芬芳不似茉莉醉,堅貞仰望松柏巍。”戲中對難友犧牲前表達愿望的描述,也非常感人,有位難友大喊“我知道活著真好,我渴望愛情,暢飲愛情,享受愛情,愛情在一個微笑里。”隆學義稱,江姐是革命英雄,但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這個作品,就是想展現江姐平民的一面。
重慶風貌,燈光花去170多萬
江姐是成長在重慶、就義在重慶的革命先烈,這次京劇《江竹筠》在舞臺設計上,也特別突出了重慶特色,舞臺兩側是根據重慶老照片復制出來的吊腳樓,幕布上畫的朝天門舊景,也一下勾起人們對舊重慶的回憶。在監獄提審那場戲中,現在依然在渣滓洞的那堵寫著“青春一去不復還,細細想想,認明此時與此地,切莫執迷”字樣的墻,也被原樣搬到了舞臺上。
另外,這次舞臺設計還很注重細節和觀感,全劇總投資近300萬元,而舞臺設計就用去了大半部分,其中燈光一項就花去170多萬,在所添置的燈中,電腦燈一臺就要3萬元左右。14日晚,觀眾就可以現場感受舞臺設計方面的獨特魅力。
寫江姐的,唱江姐的,都是重慶人
很多人寫過江姐,幾代演員成功塑造過江姐的形象,而這次江姐在家鄉重慶再次被后人搬上舞臺,除了導演王向明和舞美設計戴延年是從空政話劇團請來的外援外,其他主創,都是重慶的本土力量。
編劇隆學義:一個月寫完劇本
隆學義告訴記者,重慶應該有個自己的江姐作品,而他自己的作品里,也應該有個江姐。所以前年底厲華找他寫京劇《江竹筠》后,他很快投入創作,而有關方面新近研究揭秘了很多江姐當時不為人知的生活,有了這些素材,他的創作也特別快,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寫完了初稿。
主唱程聯群:終于圓了“江姐夢”
這次演唱江姐的,是國家一級演員、重慶市京劇團著名青衣程聯群,她曾獲文華表演獎等大獎。程聯群說自己一直想演江姐,這次終于圓了夢。
盡管前面有很多“舞臺江姐”珠玉在前,但相比以往的很悲壯很大義凜然的江姐,這個江姐更生活化,也是她更想演的。
記者 康延芳 實習生 牟倫美/文 羅川/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