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不認識你
“親”愛的,我要不認識你了。因為“親”的下半部也許將“整容”變成“木”。
近日教育部就《通用規范漢字表》(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擬對44個漢字的字形進行調整,還恢復了51個異體字。恢復異體字得到人們的支持,因為這些字早就在民間大量使用,但是擬對44個漢字的字形進行調整卻引發爭議。
以《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為代表的認為這種“整容”完全是“折騰”。針對教育部“字形調整”只針對印刷體,對手寫楷體并沒要求的情況,一線教師認為,對這一“兩重標準”無所適從。
面對多數網友的質疑,教育部專家們的解釋很“巧妙”:“這次我們是真誠地征求意見,不是說堅決不改或是和大家頂著干。”
即使“親”字不整容,我們就認識“親”嗎?你知道這個字是怎么來的?
臺灣作家張大春說自己認識的字不超過十個,他指的是不查字典的情況下能說出每個字的來源。專業文字研究工作者章瓊說自己不認識的字遠多過認識的。
“讀書須先認字”。在古人眼里,認字非僅是知曉字詞讀音,明晰字義詞義,更多的是牽連背后的種種文化故實。
張大春近年執意重新學習“認字”,通過與小兒女一道重新學習、辨認原本看似熟悉的字詞,張大春發覺自己未必真正知曉和懂得這些字詞背后的故事和所蘊藏的豐富文化,故此他慨嘆“窮盡人之一生,恐怕未必有機會完完整整地將聽過、說過、讀過、寫過幾千萬次的某個字認識透徹”。
張大春說:“我希望我的孩子30年、40年、50年以后,再想到我,會想起某一首詩,某一句話,或者是某幾個字。因為,作為一個肉身的父親或者是母親,能夠遺留給子女的也就是肉身。可是比肉身多的,恐怕就是怎樣豐富這個肉身所必須依靠的各種精神力量。坦白講,我沒有那種精神力量。誰有呢?沒有一個單一的個人有。能有這種精神力量的是一個整體的文化,是一個源遠流長而永世不絕的文化準備。”
我也有一個孩子,也到了啟蒙時刻。在教孩子認字識字的過程中,我也像張大春一樣一次次發現,有太多的字詞好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叫得出名字卻不知道底細。
“親”愛的,讓我們一起來學認字,伴隨著我的成長、我的生命和我的記憶,重新再來一次。 李崢嶸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