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漢字改動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本報記者昨日采訪了數位專業人士,力圖從前幾次文字改革中尋找答案。
“文字的改革,歷來都是社會爭議的焦點。”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李誠回憶,新中國成立后關于簡體字的規范曾有兩次。每一次,都引發了強烈的爭議。
第一次是在1964年,當時,國家公布了92個簡體字及40多個偏旁的簡化樣式,繁體字被叫停。一時間社會輿論沸騰,無數專家、學者上書,要求恢復繁體字。然而,由于此次規范的簡體字字形都是對過去的整理和總結,大多數簡體字早已是大眾所熟悉的,因此,即使幾十年后,恢復繁體字的聲音依然還在,但已難形成氣候。
社會輿論最熱的一次是在1977年,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擬定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以下簡稱《二簡》),收錄了853個簡體字,并在全國試用,次年教育部要求全國統編教材一律試用新的規范字。
這一次社會的“反對”聲浪之高,完全出現了一邊倒的局勢。“不僅學者,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是會寫幾個字的,都罵不合理。”語文老師蒲體超告訴記者,當時《二簡》中很多字超出了老百姓的接受度。例如,“展”字被簡化成了一個“尸”字下面加一橫;“道”字中的“首”也被簡化成了“刀”。語文老師甚至不知道該怎么跟學生講,每個字都講不出造字的道理來。
1986年,國務院通知廢止了《二簡》,宣告了第二次簡化字規范的失敗。
從這兩次改革和規范中,蒲體超認為,社會不是沒有接受度的,公眾是否接受修改建立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改還是不改,關鍵看值不值得”。而從現在修改的44個字來看,他認為并沒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
新都區一位公務員稱,改還是不改,要建立在當今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狀態基礎上,一個小小的調整,如果將帶來經濟的巨大損耗,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本報記者 汪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