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漢字請別瞎折騰
對于44個漢字的“動刀整形”,我是反對派之一。理由很簡單,這種折騰,看不出必須,麻煩卻很多。因為漢字規范涉及面太廣,一個小小的字形調整也會引發許多混亂。
在這方面其實已經有過很多教訓。當年硬要把“林蔭道”改成“林陰道”,我也就認了,因為估計專家們沒有讀過董橋,不知道什么叫“字虱”,所以才會把“陰”和“道”搭配——這聯想得太遠了點,我的意思是,人家改就改吧,我也沒有辦法,好在它不至于混淆。但把“唯一”改成“惟一”就讓人很惱火了,根本想不明白改得有什么道理,很難記得住。后來又說二者可以通用,剛松了一口氣,又說雖然可以通用,但其中某一個是首選詞。而我當時供職的雜志社標準是,用了非首選詞,也算錯誤——我到現在還犯著糊涂呢,到底哪個是首選?
話說在我供職雜志社時,每月出刊后,校對老師就會把每個編輯的字詞錯誤列出來,然后,按錯誤多少進行處罰。當然我不是心疼那幾個錢,只是覺得,對于一個受過正規教育、又從事文字工作十余年的人來說,經常有錯字太不應該。可認真看看那個表格就會發現,你根本沒辦法避免出錯。因為絕大多數錯誤,都是類似“唯一”和“惟一”這樣改來改去造成的。“語委”折騰來折騰去,最后就折騰成了一盆糨糊,讓人很抓狂。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這次字形微調的依據。《通用規范漢字表》里還真明明白白寫著,“本字表以《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的筆形變異規則為依據”—“筆形變異規則”,好專業的說法,估計只是少數專家能明白的事。而我以為,漢字規范不應該唯專家馬首是瞻,而應該尊重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大多數人在大多數場合如何使用漢字,應該成為漢字規范化的標準。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的用法,根本就沒有必要大動干戈地折騰。
規范漢字當然會有許多具體標準,但最高準則應該是“不折騰”。盡量承認大眾的習慣,盡量維持現有的標準,以減少混亂和動蕩,而不是相反。
青青李子
(轉載此文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