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1日電 美國人史迪威將軍曾在中國抗戰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日前的一期節目,就講述了這位二戰名將史迪威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該期節目文字內容如下。
解說: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正酣,在歐洲戰場蘇聯紅軍攻入波蘭,并強渡尼門河,逼近德國納粹的老巢。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登陸成功,“納粹”德國陷入被東西兩面夾擊的境地,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攻占馬里亞那群島后,開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
就在此時,美國政府正式要求蔣介石,任命一個美國人約瑟夫·史迪威將軍,來統領所有的中國武裝力量。這個提議是前所未有的,更為不同尋常的是史迪威將軍,在中印緬戰區表現不凡,但在蔣介石眼里,他卻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在羅斯福給蔣介石的信里這樣寫道:“中國的情況非常危急,整個亞洲的命運岌岌可危,我完全了解你對史迪威將軍的想法,但我現在想不出還有其他人有他那樣的能力、力量和決心,去對抗正在威脅中國的災難”。
這場危機是由日軍4月展開的大規模進攻引起的,號稱“一號作戰”,日軍由北向南勢如破竹,直逼虛弱和不斷退縮的中國防線。蔣介石當時57歲,雖然幾個月前,他作為盟國“四巨頭”之一,在開羅和英美元首平起平坐,然而此時他看起來疲憊而沮喪。
而在緬北的叢林里,61歲的史迪威將軍正用中文和中國的前線指揮官討論戰事,他身體單薄,瘦骨嶙峋,寧愿在叢林中和螞蟥、瘧疾打交道,也不愿意回到重慶。
兩個月后,關于中國軍隊指揮權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羅斯福的特使赫爾利報告華府說委員長很難打交道,而蔣介石向赫爾利抱怨道,史迪威將軍在中國比我的權利還要大,這句話的情緒性,顯然超過了事實范圍,但也顯示出這個美國人的奇特命運。
幾天后,一封致命的電報,引發了一場更大的危機,并導致了史迪威最終的解職。不過早在五年前,他離開中國時,便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是難以預測的戰爭和命運之手,將他再次推到了中國。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的離開,竟成為他與中國的永別。
何亮亮:1944年在中國抗戰史上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年份,但是這一年發生的事又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未來的走向,這一年11月,從重慶被召回美國的史迪威將軍,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文章描述他為“一位真正的老中國通”。作為蔣介石的第一位外國人官員,史迪威是中國得到美國援助和友誼的象征。然而這樣一位“老中國通”,卻在蔣介石的堅持下被華府召回。這個時候,距離他指揮的緬北和滇西戰役的最后勝利,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從1911年到1945年間,史迪威多次前往中國,以軍官、武官和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身份,深深涉入了中國事務。史迪威畢業于西點軍校,在他身上有著美國職業軍人的深刻烙印,他是馬歇爾最為欣賞的將軍,在1941年美國的軍演中表現非凡,在陸軍的九個軍級指揮官中,得到了最高的評價。
本來他是要指揮美軍要在北非的登陸作戰的,但是正由于對中國事務的了解,使他成為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派往中國的軍官人選。但他就任參謀長之后,和蔣介石共事,兩人的矛盾從來就沒有停息過,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一般認為是史迪威對缺點直言不諱,尖酸刻薄,不喜歡官僚主義的裝腔作勢,這些性格的因素導致了他和蔣介石的沖突。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涉及二戰時英美的總體布局和羅斯福的對華政策,而史迪威本人在中國的經歷,也暗示了為何在上世紀初,美國清教徒拯救世界的熱忱,在中國卻遭到了冷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