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副省長吉狄馬加雖然面色疲倦,但他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于10日閉幕的第二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在這位“詩人省長”的推動下,正在發展成為一個頗具特色的中國文化品牌。
擔任詩歌節組委會主席的吉狄馬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繼以“人與自然 和諧世界”為主旨的第一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于2007年8月成功舉辦后,以“現實和物質的超越——詩歌與人類精神世界的重構”為主題的本屆詩歌節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詩人以詩歌節為橋梁開展了不同層次的溝通和交流。
有32年詩歌創作歷史的吉狄馬加認為,詩歌對于人類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理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說:“在商業化的物質時代,人的整體精神生活被邊緣化,詩歌主體性的迷失必然導致詩歌信仰的缺失。然而,詩歌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離開了它,人類的精神生活是不會完整的。”
吉狄馬加認為,從中國悠久的詩歌傳統以及詩人與民族歷史和精神史的關系來看,中國需要國際詩歌節,這一“亮麗的品牌”對于中國塑造文化形象尤為重要,有助于中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正與世界接軌,實現民族復興。
他說,詩人是自己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言人,通過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詩人們多層次的視角,對現代世界的精神文化進行深層次的認識和探討,對于人類精神文化的建設和傳承、東西方文明的直接對話都具有重要意義。“詩歌需要更加關注現實,關注人類,幫助人類走出困境,這是一種責任。”
吉狄馬加說,青海是一個多元文化并存、多元民族交融的地方,同時距離自然和生命的本源都很近,這些因素為詩歌節的成功舉辦奠定了豐厚的資源和文化基礎。
他說,兩年一度的青海湖國際詩歌節將形成一個機制,力爭以文化影響力打造國家品牌。在具體操作機制上,除了每屆設立一個論壇主題、頒發金藏羚羊國際詩歌獎,青海湖國際詩歌節還將推動各國詩人之間進行相互翻譯、出版作品等深度的文化交流,爭取得到更多中央文化機構的參與和支持,并面向大、中學生和群眾進行廣泛的交流,讓詩歌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
據了解,青海湖國際詩歌節已成為繼波蘭華沙之秋國際詩歌節、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詩歌節、德國柏林詩歌節、哥倫比亞麥德林國際詩歌節之后的又一重大國際詩歌節,并得到了國際文化界的肯定。波蘭國家作協主席、著名詩人馬雷克·瓦夫凱維奇評價說:“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是東方的一個創舉。”
(記者宮一棟、王大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