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北京八達嶺殘長城維護施工現場。第四個文化遺產日,為了保護恢復八達嶺殘長城的歷史風貌,有關方面對破舊的殘長城進行維修。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整個工程已經施工2個月,預計還有1個月可以完工。據悉,殘長城維修期間仍然對游人開放。 中新社發 草木 攝
長城,人們的四大關注
———獨家專訪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董耀會
最新公布的明長城測量數據,引發人們對于長城的更多關注。
作為中國“申遺”的第一項,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的萬里長城,不僅屬于每一個華夏子孫,也屬于全人類。
關注文化遺產的命運,長城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初夏的北京,碧空如洗。
大清早見到董耀會,他正埋首于一堆資料中。看見如約而至的記者,一時沒回過神來的他有些不好意思:“一會兒有個《中國長城志》編纂工作會,我就先忙開了。”
提起長城,董耀會的臉龐立時生動起來,他大手一揮,說:“來,這邊坐。”
我們的話題,始于長城長度之謎。
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你知道長城有多長?
這句傳唱的歌詞,叩動過每個華夏兒女的心房,但長城到底有多長,這么多年來誰也說不清。
從戰國時代修筑的長城算起,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將各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再到明朝大規模修筑長城為止,中國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王朝和諸侯國修筑過長城,綿延我國16個省市自治區。
“明代的史料記載,明長城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總長約12700多里。上世紀80年代初,各省對明長城做過考察,統計出的長度約7000多公里。由于考察成果缺乏統一的統計標準,未能實現對長城修建歷史的科學認識和對長城保護情況的準確掌握。明長城如此,秦漢長城的長度更沒定論。”董耀會說。
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
董耀會欣然一笑,“現在,正逐漸把謎底給揭開。”
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宣布了明長城的最新測量數據:明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8851.8公里。
有史以來,明長城第一次有了精確長度。
“今明兩年,對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測量工作也將全面啟動。到那時,所有長城的長度都將水落石出。”董耀會滿懷信心。
一目了然的明長城數據,得來不易。
董耀會說,這次調查始于2007年5月,歷時近兩年,總行程超60萬公里,還首次采用了航空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測繪技術。
“通過測量發現,明長城實際比明代文獻記載長出2000多公里。”董耀會說,“這主要是因為把山險墻的長度也納入了明長城中。”
山險墻是否是長城的組成部分,過去,有很大爭議。很多專家學者提出長城首先應該是人工建造的,照這個定義,山險墻就不算是長城的組成部分。歷史文獻記載修筑的長城也不包括山險墻。
“為什么其他地方修墻,這兒卻不修呢?” 記者問。
“因為這里地勢陡峭啊,”董耀會聽后直起身,用雙手比劃著解釋起來,“人們利用這些山險后,就不必再另外修筑城墻了。”在董耀會看來,山險墻也屬于長城防御體系的組成部分,如果不納入長城的范圍,長城的整體面貌就反映不出來。
“你瞧,這次明長城調查就是以國家行為向社會宣示,山險墻也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對長城的定義產生很大影響。”
“就是說,今后長城的概念不僅是指那些人工構造的建筑物,也將包括人們對自然條件的利用?”
“沒錯。”董耀會呵呵一笑,坐回椅子中。
如今的長城怎么樣
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介紹,現在查明的明長城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公里,按照《長城資源保存程度評價標準》,已消失的部分占明長城總長度的三成。
“目前保存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一般的只有約20%,長城墻體保存狀況總體堪憂。”童明康的憂慮,溢于言表。
這份憂慮,于董耀會則是親歷的痛。
2002年8月,董耀會帶領由中國長城學會組織發起的“長城考察萬里行”一行人,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狼窩口長城。當他們順著長城往上爬的時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里一段原本一人多高的千余米墻體遺址不見了,石料被取走,長城被削平,原地只剩下一個接一個的土坑和清晰的車轍。
“咋回事?山下要修公路,跟農民要石料,農民就上山挖長城。一條長溝把長城地基都挖了。拆下來的長城石料,被15塊錢一拖拉機給賣掉了。”提起這事,董耀會的臉上寫滿氣憤和悲傷。
1984年走長城時,董耀會曾在山西左云目睹長城被推土機撕扯重創的慘狀。當時,董耀會憤怒地發誓,要將破壞者送進監獄。他接連找了縣委、縣政府、地委、地行署。最終,處理意見下來了:對拆毀長城的破壞者,黨內警告處分,罰款200元。
18年后,從張家口被毀長城回來的那個晚上,董耀會再度欲哭無淚,無法入睡。
長城本已衰老,老者2000歲,幼亦500年,有的砌磚開始老化,有的墻體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大自然的長期侵蝕,是這些年長城日漸破損的一個原因:閃電曾將結實的敵樓生生劈開,地震也給墻體造成毀滅性的坍塌,就是平平常常的風雨,也會在長城上留下歲月的印痕。
但最令董耀會揪心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長城破壞。
河北某村一個村民在長城上建廁所,并在城墻上打洞挖溝用于排便;山西某廠想把兩個磚瓦廠合二為一,嫌長城擋了道,于是把60米長的長城遺址全拆掉;被譽為寧夏“八達嶺”的賀蘭山北岔口長城腳下,采石場放炮隨時威脅著長城的安全。這些年來,在長城上私建廟宇、亂挖亂建,以長城為羊圈墻、廁所墻,在長城上掏窯洞居住、儲物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可能就在咱們兩人說話這段時間,不知哪兒的長城又被拆了。”董耀會在很多場合痛心地說,長城再大再長,也經不起這樣破壞。
在多次長城考察中,董耀會發現,即使是出于好意修復長城,也存在著不少問題。
河北白羊峪新修復的長城一片灰白顏色,原有城墻的殘存部分,有的在砌筑新墻時被拆除,有的則被白灰抹得“煥然一新”。
遼寧虎山長城的修復大多是用城磚砌起來的,然而專家的考察證明,除一號臺址發現很少的殘磚之外,這段長城是極少用磚的。
山東的一段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用石頭砌的,雖然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今天的游客沒有辦法爬。于是當地一聲令下拆掉,按照八達嶺那樣又大又雄偉的樣子建造了一個新長城。
“不能再給長城‘貼瓷磚’了。”董耀會一聲嘆息。
在多個場合,董耀會都曾苦口婆心。他說,我們要學會接受欣賞長城的殘缺之美,那里的每塊磚頭都承載了歷史的信息,它讓我們睹物思人,感受生命信息的延續,這種延續是無價的。“不遵照歷史的真實,不遵循‘修舊如舊’原則的盲目修復,是對長城的另一種破壞。”
還有一種破壞,也讓董耀會時時揪心。
近年來,長城旅游越來越熱。本來,人們到長城旅游,感受長城,這個愿望很正常,也是長城價值的體現。但由于缺乏嚴格管理和科學規劃,目前已開發的長城景點,普遍存在著商業化過于嚴重的問題。長城附近的商店、飯店、賓館和游樂設施越建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特別是一些還不具備旅游開發條件的地方盲目搞開發的行為,更令人擔憂。
“這種‘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開發方式,如果不進行有效管理,會對長城造成很大破壞。”董耀會緊鎖雙眉。
董耀會經常在長城沿線跑。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好比足球運動員的場上“跑位”。“‘跑位’不一定進球,但對長城保護能起到一定的牽制和拉動作用。”
這些年,“跑位”過程中的董耀會,心情比過去好多了。
2006年《長城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的長城保護工作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們在長城沿線跑動的過程中,很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董耀會說。
貫通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東部的鐵路大通道巴新鐵路,在經過內蒙古林西縣時要穿越金長城。最初的設計方案中,項目方計劃拆長城。當文物部門明確告之工程不能破壞長城遺址之后,項目設計方案改變為在金長城下面挖一條隧道通過,以避免對長城造成破壞。在改變的新方案中,巴新鐵路還自覺繞過了金長城的一個屯兵城堡。
秦皇島市盧龍縣有個桃林口村。過去,村民們爭相從長城上拆磚,蓋屋盤院,全村近400戶人家,有70%的房屋、院墻都是用長城磚壘的。如今,村民自發在村部的小廣場上立起了一塊“知恥碑”,碑文是:過去我們錯了,因為不知,拆長城磚蓋房盤院,國寶未被珍視,取之方便,棄之隨意。現在我們知錯了,因為覺醒,把長城民宅保留下來,刻上心中的痛,明恥辱,警后世。
《長城保護條例》實施后,寧夏鹽池縣制訂方案,使長城保護工作具體化。為保護長城,縣政府在境內93公里的長城兩側修筑了圍欄。
前幾年,北京延慶石峽村成立了“義務保護長城協會”,成為全國第一個以保護長城為宗旨的村級民間組織。自愿加入這個協會的人很多。
長城保護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這讓董耀會感到欣慰。
“不過,根據此次明長城資源的調查結果,目前長城保護管理體制混亂、力量薄弱的問題依舊存在,長城仍缺乏系統的監測和管理。”董耀會不無憂慮地說。
長城保護,任重道遠。
長城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1998年6月25日,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
此時,正在研究工作中忙碌的董耀會,突然接到外交部禮賓司的邀請———陪同克林頓總統游覽北京懷柔縣境內的慕田峪長城。
來不及做更多的準備,6月28日下午,董耀會走上了慕田峪長城。2點鐘,克林頓在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和外交部禮賓司的領導陪同下登上長城,李大使向克林頓介紹了董耀會。
沿著城墻,他們邊走邊聊。克林頓對長城的歷史非常感興趣,不斷詢問長城到底有多長,長城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兵。在行程即將結束的慕田峪長城的盡頭,克林頓望著長城一望無際的城墻和垛口,感慨地說,好險要的地方,不可能有人打得上來。接著他又突然問:為什么要耗費這么大的精力物力修長城?
董耀會沉吟了一下,說:“為了不打仗!長城是作為防御工程存在的。只有不愿意打仗、向往和平的民族才會投入這么大的人力物力修筑長城。”
長城征服了克林頓,也征服了布什。
2002年2月,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時任美國總統的布什在游覽中不斷發出“Beautiful”的贊嘆。聽聞董耀會做出過徒步考察長城的壯舉,布什緊握住董耀會的手,問他那時多大。董耀會回答“是您第一次到中國來的年齡”,布什馬上回答“28歲”,兩人開懷大笑。
“對長城,各國元首興奮點不同,普京關心的是建筑難度,以色列阿爾默特關心的是樓里住幾個人這樣的細節。”董耀會說,“但無論是誰,只要站到了長城上,就沒有了膚色、身份、國家的區別,他只是一個感受祖先留下的人類文明奇跡的人,為長城的壯闊、雄偉而折服。”
“我們到博物館去可以看到,半截磚頭一塊瓦片都很可能被收藏在一個十分精美的櫥柜里,供人參觀。是這半截磚頭值得人珍惜嗎?是這一塊瓦片值得人珍惜嗎?不是,值得人珍惜的是這些東西彰顯出來的歷史文脈。”深情,在董耀會的臉龐上一覽無遺。
中華五千年文明從來沒有中斷過,那是因為文化的脈沒有中斷。長城就是中華民族走過來的足跡,它留著我們民族文化的真實記憶。
埃及的金字塔表現出一種無上王權的崇高;印度的泰姬陵講述著人類愛情的永恒;而中國的長城則以堅強不屈,表現出一種豪邁的自信與英勇悲壯,表達著一種對生命、對家園、對文明的保護意識。無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主調,讓金字塔、泰姬陵和長城都必然成為全人類共同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
1987年12月,萬里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是中國“申遺”的第一批,第一項。從那一刻起,長城不再僅僅屬于中華民族。
留存文化遺產,意義關乎未來。
沒有了長城,或是長城成為一堆坍塌的廢墟,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就失去了偉岸和生動的依附。“守望長城,今天,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董耀會語重心長。
為長城保護做些什么
聊長城,50多歲的董耀會言辭間充滿了情感和張力。這份情感和張力,始于20多年前他與長城結下的不解之緣,歲月經年,歷久彌深。
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外國人向中國政府提出徒步考察長城的申請,秦皇島的一個熱血青年得知此事后,在日記中寫道:“在萬里長城上留下第一行完整足跡的,應該是華夏子孫。”
這個青年,就是董耀會。
當時,董耀會只是河北省秦皇島市電業局的一名外線工,每天8小時都在爬電線桿子。立下“徒步走遍長城”的心愿后,1984年5月4日,28歲的董耀會和兩位朋友在山海關老龍頭喝下朋友們斟滿的壯行酒,開始了歷史性的萬里征程。
508個日夜,他們頂烈日,冒嚴寒,風雨無阻,一步一步,一段一段,踏遍了長城內外的崇山峻嶺、沙漠戈壁,詳細考察記載了長城沿線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10多個縣、市所轄長城的歷史變遷和現狀,寫下數百萬字的考察日記。
1985年9月,董耀會和同伴抵達明長城嘉峪關,他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自此,人類第一次對長城做出了全面周詳的實地勘察,華夏子孫第一次在萬里長城上留下了完整腳印。
“走完長城,心反而安靜下來。”徒步長城后,一舉成名的董耀會沒有飄飄然,他兩次到北京大學深造,開始了對萬里長城的研究和著述。
“當初走長城就是一股子激情,并沒有今天的使命感。”董耀會回憶,“可完成對長城的穿越后,我的憂慮比興奮要強烈得多。”
“憂慮什么?”記者問。
“從走長城的時候開始,我無數次夜宿長城、頭枕青磚,在寂靜中傾聽長城的呼吸。我總覺得,這呼吸聲像我的父親,讓我揪心。”董耀會的臉色,漸漸凝重。
上初中那年,董耀會的父親得了腦血栓,半身不遂。每天,董耀會都要用輪椅推著父親去醫院接受治療。那時起,父親由粗重漸漸衰弱的呼吸聲,時時回響在董耀會腦海中。
在董耀會心里,長城如父。
這些年,作為長城學會日常工作的帶頭人,董耀會與同仁一道成功策劃了用“長城”郵票代替正使用的“民居”郵票;策劃出版了世界上最大的紀念封系列———“萬里長城百關紀念封”;牽頭拍攝了多部以長城為主題,在國內外熱播的大型電影、電視紀錄片。
2005年,長城學會還與八達嶺長城景區管理處一起,針對長城上亂刻畫的不文明行為,向社會征集修復長城上刻痕的方案。活動由修復刻痕到呼吁保護長城,進而呼吁保護文物,三個多月的時間收到六千多條建議。
這陣子,董耀會又在忙活著第一部長城專志的編纂工作,這是一部十卷本2000余萬字的巨著。他的手頭還有邀請百位外國元首為長城、為和平題詞,進而在長城腳下建設一個長城和平紀念碑林的事;有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拍一部90分鐘《長城》紀錄片,同時套拍6集300分鐘電視紀錄片的事;他還要繼續推動長城保護基金項目的事;還有申請長城保護里程碑的事……
“以前對長城是一種喜歡,現在,成了一種責任。”董耀會說。這份責任,鞭策著他為長城奔波吶喊,20多年來,從未停步。
在大學里作長城報告時,很多學生問董耀會:作為一個學生,我能為長城保護做點什么?董耀會告訴他們,你為長城心動一次就是為長城做事,如果我們全社會很多很多的人都為長城心動,發現有破壞長城的消息之后,很氣憤,發現對長城好的東西,很高興,就都是在為長城做事。
“長城之所以偉大,不是哪一處哪一塊磚偉大,而是整個長城加起來偉大,長城保護也這樣。每一個愿意為長城做點事的人,每一個保護長城的行動,都很小。但是每一個人每一個行動構建起來的保護長城的‘長城’,一定是偉大的。”
構建起保護長城的“長城”,是董耀會這輩子最大的心愿。
采寫/本報記者 張 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