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國寶美齡宮變身廚房
打出“蔣、宋喜愛的特色菜肴”招牌,其經營權將被轉讓
位于南京中山陵的宋美齡別墅———美齡宮,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傳出了金陵飯店集團打算將美齡宮經營權“轉讓”的消息,引發文保專家強烈質疑。身為國保級文物,怎么會由一家企業代管?“閉門謝客”是要保護還是意圖變相開發?中山陵園管理局為何遲遲未能收回管理權?
南京美齡宮將被“轉讓”?
走近位于南京東郊四方城以東200米的小紅山,就能看到美齡宮的綠色琉璃瓦。
日前,記者在美齡宮看到,這座昔日的華麗宮殿已風采不再,整個建筑給人以陳舊破敗之感。現在,大部分室內陳設仍按原樣布置,宋美齡的座駕———一輛別克汽車還停在門口。然而,美齡宮二樓開辟了一間規模很大的宴會廳,以“蔣、宋喜愛的特色菜肴”為招牌,一層變成了廚房,還開了數家小賣部。
幾位內蒙古游客說:“里面的陳設和布展很簡陋,周邊的商業氣氛濃厚,感覺美齡宮灰頭土臉,和中山陵整體氛圍不太相稱。”
究竟誰在國家級文保單位里做起了生意?
據了解,身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美齡宮,其管理方卻是金陵飯店集團,負責經營的是集團的下屬子公司。5月中下旬,金陵飯店負責人召集南京文物管理部門和專家開了一次會,議題涉及“轉讓美齡宮的經營權”。
“竟然提出停止對游客開放,關起門來搞什么會所。”參加會議的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顧問劉先覺說,“簡直是莫名其妙!美齡宮交給飯店代管就已經很有問題了,既然經營不好,那就應當將經營權交還政府,怎么能當成自己的私有資產一樣隨便轉讓呢?”
美齡宮究竟“權”歸何處?
記者隨即聯系到金陵飯店集團。
“‘轉讓’這個詞是錯的,我們無權轉讓國有資產。”集團副總經理、美齡宮服務部法人代表趙裕源強調,“這次開專家咨詢會也沒說要轉讓經營權,而是基于美齡宮年久失修,站在保護文物的角度,我們提出建議停止對公眾開放,征求他們的意見。”
據他介紹,美齡宮由省政府授權金陵飯店集團管理,目前屬企業化運作,自負盈虧。美齡宮一年接待數萬游客,門票每張15元,加上餐飲、零售,年收入只有幾十萬元。而每年對建筑的日常維護要投入約20萬元,還有職工30多人的工資支出,僅能維持日常運轉。
停止對外開放后如何經營?“很多文物單位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如果報批后能通過,自然會圍繞不開放的情況重新設計經營思路。”趙裕源回答。
美齡宮歷史上多次被“借”
中山陵園管理局副局長余金寶說:“美齡宮是國家資產毋庸置疑,但管理權應當是中山陵園管理局,當初的撥借合同現在還保留著。”
記者從一份關于美齡宮歷史沿革材料上看到:1950年,美齡宮由中山陵園管理局接收為公產,改作省高干療養院。1951年“借給”南京市衛生局作為市直屬干部療養院使用。后來,由于對外交流工作的需要,美齡宮又“借給”東郊賓館招待重要外賓。1990年9月1日,由江蘇省旅游局將其并入金陵飯店。
余金寶說:“多年來,社會各界對美齡宮商業氛圍過濃、文物修繕和環境保護不足屢有強烈反響,我們一直想收回管理權,卻遲遲無法實現。”據新華社電
- 說法
專家建議由中山陵園管理
由于陳舊和自然風化,現在的美齡宮已遠不如當年那般“光彩照人”,整個建筑顯得破舊,外墻上的黃色涂料也已經酥松,有些地方只要用手一碰便紛紛飄落。別墅天花板上的藍底云雀瓊花圖案出自金陵大畫家陳之佛之手,被視為美齡宮建筑設計的精髓。但由于年久失修,也變得色彩黯淡,甚至開始斑駁掉落。“美齡宮不能再破敗下去了,必須要妥善管理。尤其對經營要限制。”劉先覺教授說。
專家認為,新中國成立后美齡宮一直與中山陵其他民國建筑相分離,既不利于文物資源的統一管理,又違反了《文物保護法》。
臺盟南京市委副主委蔡憲沙早在兩年前已就美齡宮權歸何處提交議案,他認為,中山陵園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陵墓所在地,具有重要政治影響。建議盡早將美齡宮劃歸中山陵園統一管理,恢復其文物舊觀,否則這座珍貴的文物建筑將為商潮淹沒,也有損中山陵園的完整與統一。
- 背景
美齡宮
美齡宮建于1931年,正式名稱是“國民政府主席官邸”,原為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因蔣介石、宋美齡常在此居住,遂稱“美齡宮”。建成之初,這座三層重檐山式宮殿外觀莊重典雅,內部裝飾奢侈豪華。樓底原來是接待室、秘書辦公室等,二樓西邊是會客室、起居室,東邊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臥室。
從1984年3月起,美齡宮對游客開放,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