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最不喜“天才女人嫁男人”
遺作《重訪邊城》在滬首發,專家稱《對照記》是解讀《小團圓》鎖匙
繼張愛玲遺作《小團圓》在內地引起轟動后,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趁熱打鐵,推出了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臺灣的散文《重訪邊城》。
在前天的首發式上,《張愛玲全集》主編止閹先生以及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教授解讀了關于張愛玲遺作的種種謎團,并表示,《重訪邊城》中的文章其實是一把解讀《小團圓》的鎖匙。
記述上世紀60年代港臺之行
據陳子善教授介紹,《重訪邊城》是張愛玲寫于1963年的一篇散文。1961年10月,張愛玲前往臺灣,目的是采訪張學良,“當時她打算寫張學良傳記《少帥》,但她始終沒有辦法采訪到張學良,張學良當時還在軟禁期間,也不可能接受她的采訪。”采訪不成,張愛玲在臺灣呆了約兩個星期,于當年11月去了香港。而《重訪邊城》記敘的正是這段時間的臺灣、香港之行。12月回到美國后,她將經歷寫成一篇英文稿,發表在一本美國雜志上,在當時的臺灣文學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上世紀80年代,張愛玲又以中文重寫了《重訪邊城》。
陳子善笑言:“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系的深入了解,看《小團圓》的時候就會對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背景感到頭疼,很難讀懂。而《重訪邊城》中一并收錄的自傳式圖文集《對照記》則是解讀《小團圓》中人物與線索的最佳鎖匙。”
模糊字不以方框代替
據悉,《重訪邊城》的手稿是張愛玲遺物看護人宋以朗發現的,由于年代久遠,部分字跡已模糊難辨。在臺灣版的發行中,難以辨別的字均以方框代替,但如今在內地發行簡體中文版時,則還原了這些難辨的字跡。止閹解釋道:“那些難認的字我們根據上下文以及其他相類似的字可以推敲出來,所以這次內地的簡體中文版沒有用方框代替。”
此外,陳子善還透露,《重返邊城》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也有差別,并且差異很大。“因為英文版寫于1963年,與當時的張愛玲的心態比較貼近。而中文版是近20年后寫的,因此感覺與當年的心境離得遠了一點。”但陳子善也強調,張愛玲在上世紀80年代重寫時的心態已與20年前大不一樣,“我們不能把張愛玲解讀為一成不變的,她是在變化的。她到美國也是很有雄心壯志的,然而她的英文創作并不順利,因而只能轉向中文寫作。其間,她為了謀生,曾經多次為香港電影寫劇本”。
張愛玲對民俗很有興趣
談到《重訪邊城》的內容,陳子善認為張愛玲對生活的觀察非常仔細,“她對臺灣生活的觀察視角獨特,對民俗的關心程度甚至已經達到了學問研究的高度。在臺灣的十多天里,她深入觀察當地生活,尤其對高山族的民間舞蹈很感興趣,看當地的人民跳舞時曾一度趴在草地上欣賞,她很喜歡這種原生態的東西。”而止閹也感嘆,張愛玲只是沒把這種對民俗的研究寫成專門文章,不然也是一門學問。
陳子善還表示,《重訪邊城》寫于張愛玲晚年,因此人們可以從中解讀出張愛玲晚年的心態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從中可以很明顯地體會到她的那種孤獨感與隔絕感。
遺作《愛憎表》或將出版
陳子善向記者透露,張愛玲還有一篇遺作《愛憎表》可能也會公開發行。這篇遺作之所以沒發表是因為張愛玲并沒有完成。
談到《愛憎表》,陳子善表示這多少與他有點關系:“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經到張愛玲在上海的母校,發現了她的畢業調查表,她的獨特之處從這張表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她最不喜歡的欄目里填的是‘一個天才女人嫁給了男人’,而最喜歡的欄目里則填著‘蛋炒飯’。”
在《小團圓》里,張愛玲筆下人物盛九莉對母親的感覺是恨,但陳子善透露,在《愛憎表》里,張愛玲把母親歸入愛的一欄里,而恨的是父親。“可以說,她與家人的關系的確很復雜,也能看出她心態上的變化。她對母親的恨在《小團圓》里發泄完了,后來跟母親的關系也緩和了不少。”
陳子善還進一步解釋了張愛玲與母親復雜多變的關系:“在張愛玲眼里,母親管她比較嚴,而她本身卻性格叛逆,因而導致她生活上一系列的變故,包括生活和寫作。當然,母親管她的這種態度其實是我們中國家庭比較傳統的作風,因此當她后來慢慢與母親關系緩和后,我們也可以理解她為什么會越來越愛自己的母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