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文保”看江蘇,“雙節”活動精彩紛呈
2014年大運河正式申遺
6月13日我國將迎來第四個“文化遺產日”,同時兩年一屆的江蘇文物節也將拉開帷幕。由江蘇省文化廳、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系列活動開幕儀式,將于當天上午在南京博物院老大殿前廣場舉行。“雙節”期間,以“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精彩紛呈。
[保護成果]
74家博物館免費全國前列
南京博物院龔良院長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回顧了60年來我省文化遺產保護的路程,“60年前,全省只有3個博物館,如今有180余個。有74家博物館和紀念館免費開放,走在了全國前列。”龔良說,如今,全省國家級文保已有120處,省級文保645處;國家歷史名城9座,省級6座,中國歷史名鎮14座,省級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處——陸巷和明月灣;國家級非遺88項,第一批省級名錄123項,第二批151項即將公布;全省各市、縣公布的名錄累計達1733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已命名了兩批共251人。我省國家級傳承人將達到102人,在全國名列前茅。
[文物普查]
新發現文物點達11141處
“第三次文物普查截止今年4月,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點20003處,其中新發現11141處,復查8862處。”省文物局主持工作的吳曉林副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情況。他說,文物點總量突破千處的有6個市,蘇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和淮安。龔良補充說:“地方政府對地域文明相當重視,如張家港新發現了一處港口——黃泗浦遺址,出土的文物很有代表性,說明唐朝這里就曾是與揚州、鎮江齊名的大港。而太倉新發現的元代海運倉遺址,證明當年皇家把江南的糧食集中到太倉,再運到元大都北京。”另外,全省名人故居、古民居搶救保護第一批10個項目已全面完成,第二批項目正在啟動。
[主題展覽]
精品內容進高校社區軍營
“江蘇文物征集60年展”,是“雙節”活動的一個重頭戲。包括書畫、瓷器、玉器、青銅器、雜項等門類,以及龐萊臣、傅抱石、陳之佛家屬捐獻的大師作品。從建國至2009年初,南博以及各市博物館從歷年來通過各種途徑征集的文物中挑選精品約190件(組)集中展出。13日在南博開展的“織繡藝術精品展”也是一大看點。同時還將選擇兩個展覽的精品內容,進高校、社區、軍營進行展覽。此外,13日下午,在南京圖書館有一場“江蘇文化遺產事業科學發展論壇”,市民可在當天去南圖領票。
[運河申遺]
2014年大運河將正式申遺
大運河遺產搶救保護工程,無疑是大家十分關注的焦點。發布會上,龔良透露了申遺的有關進程:“本月15日審查認證,年內完成省級保護規劃,明年上報國家文物局。運河江蘇段文化遺存非常豐厚,除了直接遺產如碼頭、水閘、涵洞等,還應當包括航運的保護。另外,沿岸的歷史街區、名城、名鎮都是運河的組成部分。規劃要形成錯落有致的文化景觀和科學的周邊生態環境。”對為何2014年才正式申遺,龔良解釋說:“規劃需要兩年,實施也要兩年,最后1年申遺。為什么要準備5年時間,是因為只有1次申報機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本報記者 蔡震 張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