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五一”長假被黃金分割出清明、端午、重陽三個小長假,被年輕人鄙棄多年的民俗傳統破天荒地再受重視。單從民俗文化效應而言,這三個傳統節日的民俗傳統正在逐漸顯現。
近百年來,中國的“節日”與國際標準日漸趨同,譬如國際性的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源于西方傳統的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還有與西方宗教文化關系密切的圣誕節、復活節、萬圣節……在眾多外來節慶的文化擠壓下,以農歷節氣和宗教文化為基礎的中國傳統節日并未得到妥善保留——那些已經延續千百年的傳統節日,或是被意義相近的“洋節”取代,或是成為可有可無的平常日子。如今,很多人都知道與屈原有關的端午節,卻不知與介子推有關的“寒食節”;曾在唐宋時期盛極一時,堪與元宵節、中秋節并稱的“花朝節”現在鮮有人關注;而根植于道教文化的“中元節”、“下元節”在上元節(元宵節)的強勢遮蔽下更顯冷清。
傳統節日的含義不單純在于旅游、假期或是消費,其中文化傳承的意義同等重要。我們可以給一年中的每個日子都冠以特殊定義,而且這些日子的意義絕不雷同,這就是民俗的魅力。中國的傳統節日既有農業文明的特征,也有原始崇拜、宗教文化的特定含義,若是把文化從節日中清晰地剝離出來,再以新文化的視角加以注解,或許是保存節日民俗的另類途徑——80多年前“元旦”與“春節”的日期分離,就是同時遵循西方文明與民俗傳統的一種嘗試。僅靠增加節日或是開辟“小長假”無法完全復活那些民俗傳統,正如端午節的傳統不只是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符號表象,或只是屈原、伍子胥這些歷史名人,節日本身就是艘文化之船,搭載著千百年來附加的種種文化意項駛入現代文明。
再過十多天,就將是我國第四個“非遺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復興需要扶持,更需要年輕人像熱衷于“圣誕節”、“情人節”那樣的熱情。王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