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新疆博斯騰湖金沙灘景區,一位小朋友在停靠岸邊的龍舟旁玩耍。當天是中國農歷五月初五,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各地民眾舉行吃粽子、賽龍舟、描雄黃、插艾草、戴香包等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2008年,中國將端午節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民俗進行保護和傳承。 中新社發 劉新 攝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12時18分報道,本月27號,也就是中國傳統端午佳節的前一天,中國正式啟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程序,并由湖北省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申報表。目前"端午申遺"已進入初評階段。請聽來自湖北臺的報道:
湖北本次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和黃石市的夕賽龍舟會、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個部分內容組成,申報材料有三省聯合打造,端午節迄今已經有2500余年歷史,它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吃粽子、龍舟競渡等,各地活動只是略有不同,尤其以湖北省秭歸縣黃石市最有代表性,這也是為什么端午申遺工作以湖北為主體的原因,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韓國申報成功會不會影響的問題,記者采訪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江清河。
江清河:韓國端午節有它的特點,在韓國的申報中,它也承認端午節來自中國,所以我們共同來保護端午節這樣一個文化現象這是對人類共同作出的貢獻,相互之間是不排斥的,應該說中國申報端午節有一定的把握性,中國那么多人口共同多一個節日,在文化上影響范圍是比較廣的,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包括海外的華人共同過端午節這樣一個節日,聯合國應該把這個文化遺產進行確認然后加以保護。
提起端午節申遺,就一定要提到四年前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公布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韓國江陵端午祭畢竟已經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占有一席之地。中國當年為什么落后一步?時隔多年,中國再一次拿出和韓國一樣的"端午節"題目去"申遺",能不能成功?我們下面連線中央臺記者張庶卓。
主持人:在當年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當中,第一句話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既然我們是端午節的正宗,為什么在申遺上反而落后韓國了?
記者: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相關的規定,就是每個國家每年只允許向聯合國申報一個非遺項目,已經公布了7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我們國家有四個,其中包括古琴、昆曲、新疆維吾爾木達姆和蒙古族的長調,由于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非常多,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節日特別多,像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所以我們在申報節日的時候應該說排得比較后。
主持人:韓國早在2005年就已經端午申遺成功了,我們現在再拿同樣的題目申遺還有成功的可能嗎?
記者:我認為這個困難不是很大,因為韓國主要申請的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源自中國的端午節,我們申請的是中國端午節而且我們的歷史是2500多年的歷史,另外聯合國已經批準了世界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也曾經有像伊拉克木卡姆還有阿塞拜疆的木卡姆還有中國新疆的木卡姆等等,中國的端午節非常有希望被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目。
主持人:感謝庶卓的點評,再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