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國際糾紛
除了策劃、訓練、裝備游擊隊對大陸沿海實施突襲外,“西方公司”人員也從事對大陸的偵察工作,并提供情報,協助游擊隊攔截搜索載運戰略物資開往大陸港口的商船。為了這個目的,“西方公司”在距福州只有20多英里的白犬島上設置了聯絡站,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離。白犬島游擊隊司令是王調勛,此人幾乎是海盜和軍閥的化身,盡管盤踞的不過是兩英里長的小島,卻像獨立王國一般,居然有自印的鈔票。在白犬島上常駐的美國人先后有蒙哥馬利、邁克爾和詹姆斯等。
“西方公司”的美國工作人員提供情報、訓練(辨識船只的類型、國籍等)和武器攔截駛往大陸的商船,這引起一些國際糾紛,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波蘭油輪“陶普斯”號。當時正值冷戰“高峰期”,“西方公司”希望船上的蘇聯船員投奔“自由”,造成國際宣傳效果。臺灣情報單位體會到美方的意圖,下了不少功夫。除了為蘇聯船員提供舒適的旅館外,還準許他們上酒吧,晚上則“供應”女人,并暗中錄像,作為要挾他們的手段。哪知蘇聯船員根本就不吃這一套。
被攔截的貨輪以從香港出發去大陸的英國船只居多。有一次,國民黨軍隊攔截了一艘名叫“黑利康”的貨船,駐在白犬島的邁克爾馬上派翻譯郭立墨去和英籍船長談話,套取情報,沒想到郭斗不過老奸巨猾的英國人,竟被套牢泄了“西方公司”的底。英國船長回到香港后,揭露了白犬島上美國人的姓名及身份,使老美大失面子。港英當局還一度不準“西方公司”的某些人去香港度假。
失敗的“東山島大捷”
按照臺灣方面的記載,“1953年7月17日(應為16日),游擊隊成功地突襲了大陸控制的東山島”,這就是當年臺灣所宣揚的“東山島大捷”。那時霍洛伯正住在香港,根據他的敘述,國民黨其實是這場戰役的失敗者。
1953年6月,漢密爾頓由美國重返臺灣后開始規劃此次戰役,這是1949年國民黨退出大陸后針對大陸所采取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漢密爾頓的計劃是動用一個傘兵加強營(約600人),1500名游擊隊員和約一個小型師的正規軍(5000人),再加上海空軍的支援,規模相當大。為什么這樣一個戰斗計劃由美國人來主導而非國民黨軍隊本身,霍洛伯的說法是,臺方認為只有這樣美國才會全力支持,義無反顧。
漢密爾頓花了48小時擬好作戰計劃,然后飛往金門和胡璉面商大計。東山之役是胡璉坐在驅逐護航艦上指揮的,漢密爾頓坐鎮臺北,不過戰役開始前,他親自為宋美齡和臺方高級將領們作了一場簡單報告。曾參與“東山之役”的傘兵隨隊攝影師劉某人回憶說,7月16日凌晨3時不到,他和他的同伴就被叫醒,用過簡單的早點后便匆匆上路,乘卡車由龍潭向新竹空軍基地進發。抵達時,22架C—46運輸機已升火待發,每架都裝載30名傘兵和武器配備。可是還沒起飛,就有兩架飛機的發動機發生故障,一架起火,另一架升空后不得不折回,機上的傘兵無法行動,引來一陣咒罵。飛機升空后,預計飛行1小時45分鐘后抵達東山上空,時間是6時到6時15分。在飛行途中,有位駕駛員發現風高夜黑,生怕被擊中,沒等傘兵跳傘就急忙掉頭。這位駕駛員降落后,立即受到懲罰。東山之役,尚未出師,已有兩樁不利,實非好兆頭。果然,由于空降位置錯誤,島上岸邊的潮汐計算不準,這些傘兵非但沒有派上用場,還損兵折將,死了200多人。
和臺灣關系的喪禮
“東山島之役”是“西方公司”在臺灣及外島準軍事作業的轉折點。自此以后,“西方公司”逐漸終止了支持國民黨軍隊的活動,而其自身也在1955年初壽終正寢,其業務由“海軍輔助通訊中心”(NACC)接管。
“西方公司”在臺灣的負責人狄蘭尼通知公司關門的消息時,宋美齡非常傷心,好比聽到一位“密友死亡”般震撼。她一語未發,就孤獨地離開了。那是一個陰雨天,只有一位隨從為她撐著傘。狄蘭尼目送宋美齡在雨中踽踽獨行,乘車離去,那情景好比正在舉行“西方公司”和臺灣關系的死亡喪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