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藍藻還是赤潮,在爆發之前,總會出現一些征兆。那么,一夜之間出現在溪流、水庫當中的這些小東西,到底是什么?
-桃花水母,六、五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的一種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由于出現在桃花盛開季節而得名。
-億萬年后,桃花水母再現嬌艷。它從哪里來?
新聞緣起
5月4日,四川青神縣兩名中學生在河邊玩耍時,發現水中有3只半透明生物在游動,出于好奇,他們將這3只生物撈了上來。經眉山市環保局確認,這是非常罕見的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目前,這三只桃花水母仍存活。
據眉山市水利局水產專家彭建安介紹,這種“桃花水母”對生存的水質環境要求高,幾十年前曾在眉山出現過,后來由于環境污染的影響,已極為鮮見,從這個層面上看,“桃花水母”的出現,與環境的改善有很大關系。
青神桃花水母的再現,讓人想起曾在安徽鳳陽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條小溪里,突然出現很多不知名的微小水生物……
不明怪物
2007年6月5日一大早,在安徽省鳳陽縣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開飯店的徐老板像往常一樣在店門口的小溪邊取水,可是,當他回到店內倒水時,卻發現水里面有一些奇怪的東西。被飯店徐老板稱為怪物的這些東西只有小拇指蓋大小,呈白色透明狀,在水中來回躥動,仔細看,周邊還長了很多尖利的觸須,讓人害怕。不僅如此,常年在此取水的徐老板還發現小溪里面的水質似乎也起了變化。據徐老板介紹,平常這條小溪里面的水總是很清的,但那天卻發現水的表面有一層亮亮的油狀物,比較臟,而那些不知名的小蟲子就是與這些臟水一同出現的。
韭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胡先雷聞訊趕到了事發地點,對于水體當中這個四處游動的不明水生物,胡先雷和他的同事們也搞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胡先雷不敢怠慢,一方面迅速采樣向有關部門匯報,另一方面指揮人馬將出事的水域隔離了起來,不讓任何人接近。因為小溪下面就是鳳陽縣全縣70多萬人口的飲用水的來源地———鳳陽山水庫。
種種疑問
不明水生物的出現是藍藻泛濫?
在等待上級處理意見的過程中,胡先雷仔細排查著有可能導致這種不明水生物出現的可能性,但想來想去污染的情況不可能發生,因為附近沒有任何化工、食品生產企業。此時,縣里有關部門也正在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送去的水樣經檢驗無毒,但是,活體標本卻依然沒有人能夠判定它究竟是什么。從形狀上看,它有點像海里的海蜇,但海蜇最小的直徑也有幾十厘米,而且不會生活在淡水里,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緊接著,一個讓人驚異的事情發生了,小溪里原本不多的不明水生物突然間呈爆發狀蔓延。小溪里面就是成片成片的,它的數目是越來越多,越長越大。事情發展到這里,胡先雷是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緊張,因為工作的關系,他非常關注水體本身一些變化的知識,很早就知道像藍藻、赤潮以及水葫蘆泛濫,這些因為水體富營養化而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無論是藍藻、赤潮,它在爆發之前,總會是有一些征兆,但是現在在他所管轄領域的溪流、水庫當中也出現這種東西,它到底是什么?而且來勢洶洶,根本一點征兆沒有,好像一夜之間突然出現。
桃花水母緣何億萬年后再現?
此時,這種不明水生物的活體樣本已經被專人送到了安徽科技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實驗室,水生物專家崔峰副教授負責鑒定工作,當他看到這種生物時,心中一陣狂喜。崔峰說:“當時我看到時非常興奮,我說這不是淡水當中非常罕見的桃花水母嗎?但我也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多年來,從來沒有聽說過鳳陽居然還能出現水母!
桃花水母,6、5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的一種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由于出現在桃花盛開季節而得名。億萬年來,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因此是進行物種遺傳和生物進化研究的好標本,但是,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桃花水母已經瀕臨絕跡,而安徽此前從來沒有過發現桃花水母的報道。
按照桃花水母的種類和發現的地域區分,迄今為止我國已在浙江、云南等地共發現過9種桃花水母,但由于桃花水母生命力脆弱,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絕大部分只出現過一兩次后就再無蹤跡,遠途攜帶至此根本不可能,那么它的出現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自古就在這一帶生存,但是為什么以前就沒有出現呢?
桃花水母怎么捕食?
桃花水母對生長的生態環境和水質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條件適宜了,桃花水母才能存活。但是,當天出現大量疑似桃花水母的小溪卻浮著一層油膜,看上去遠不如平時干凈,這與桃花水母習性相悖。
為了弄個明白,崔峰副教授首先來到了韭山事發的那條小溪,小溪里依然有很多水母。在對水質做了檢測之后,崔峰得出了結論:在養殖水體當中,在沒有被受到污染的水體中,這層油膜通常都是由浮游生物組成的,大部分是一些浮游植物,而這些浮游植物又是水體當中浮游動物的食物,水母以浮游動物和其它一些水生動物做為它的食物。這些浮游動物通常是由小線蟲、小環蟲等組成,當這種水母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麻醉,以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
桃花水母為何會出現在韭山?
由于韭山地下泉眼眾多,專家們懷疑這種水母是從那段小溪下面的泉眼里冒上來的,但是,管理處的人卻否認了這個情況,泉眼倒是有一個,那就是在水庫的那個位置,除了山上小溪流下的水外,水庫里的水大部分來自于那個眼泉。那么為什么水庫卻反倒沒有呢?針對種種反常地情況,調查人員們決定首先尋找泉眼的源頭,因為這種水生物很可能就是從泉眼里出來的,他們將目光聚焦到了韭山洞中。
韭山洞,坐落于韭山南部的地上溶洞,因洞外長滿野韭菜而命名,洞內水系發達,景色奇異,是安徽地區少有的喀斯特景觀。安徽理工大學資環系劉文中博士介紹,韭山洞這個地區所有的地層跟整個華北大陸是一樣的,也就說在寒武紀,奧陶紀包括石炭紀一部分地層全形成于3億年之前的海洋環境。就說當時在3億年之前,這個地區全都是海相,形成了一套海相的地層。
經過考證,地質專家向我們描述了韭山洞的形成圖景。大約在2.2億年前,華北大陸發生了一次比較大的地殼運動,這些地殼運動使原來形成的這些地層發生了抬升和褶皺,由于巖體內產生了很多裂隙,隨著地表水的滲透和斷層處地下暗河河水的涌入,就在韭山洞這個可溶性巖石當中形成了一個溶洞,而這樣的地質變遷倒是與桃花水母的演化進程十分吻合。
桃花水母也會“休眠”?
崔峰說,生命都是起源于海洋當中的,這些生命體會逐漸向陸地中進化,桃花水母這種水母形的個體逐漸進入淡水以后,適應了淡水的環境,就逐漸演化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淡水桃花水母,也就形成了完全的一個淡水種類。在崔峰隨后對洞內水體的檢測中,發現除了洞內水體溫度略低于洞外,其他條件都與洞外的水系相同。據此,崔峰做出了判斷:桃花水母的出現與韭山洞是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水系,韭山洞水母是韭山洞洞口水系流下去的。
可是,如果說桃花水母是源自韭山洞的話,那為什么十幾年來人們卻沒有在洞中發現桃花水母的任何蹤跡呢?崔峰介紹,在桃花水母的一生當中,它還有另外一個階段,就是水螅體階段。
水螅體是桃花水母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個體極其微小,在水體中用肉眼很難發覺,在外界環境不利于發育成水母個體的情況下,桃花水母將以水螅體的形式長期存在。
崔峰說,水螅體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低,在不良的環境下面,水螅體能夠生存,或者說桃花水母可以依靠水螅體能夠使得這一個物種得以延續,但是只有當外界環境條件非常適宜的時候,桃花水母才有可能會大量出現。足夠的光照和溫度是水螅體發育成桃花水母的必要條件,由于洞內缺乏這些條件,所以這些水螅體流出洞外時,遇到適合的溫度和光照就促成了水母的發育。
謎底揭曉
謎底一:在風力下,水母在水庫中慢慢聚集,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群系
那么以前為什么看不到桃花水母呢?在水庫邊,崔峰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著這個問題。一陣風之后,水庫水波的流向引起了他的關注。這股水流是由北向南行進的,這與當時的風向有關系,而小溪流向水庫的水是由南往北來,有沒有可能是由于風力的關系,將大量出現于水庫泉眼的桃花水母吹向了小溪,又由于受到小溪相反水流的阻擋,從而淤積在了那一段小溪里呢?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推斷,在鳳陽氣象信息中心,調查人員對前幾天韭山地區的溫度和風力進行了了解。
鳳陽氣象局吳玉華副局長說,根據看到的氣象資料,在桃花水母出現的那段時間,韭山洞是以偏北風為主,風速在三級風左右。三級北風完全可以帶動水流把這些微小的生物吹向小溪,這也就是為什么桃花水母獨獨出現在小溪里的原因。
謎底二:桃花水母珍貴是因為它在進化史上的地位一點都不比大熊貓差
關于安徽鳳陽韭山水庫大量出現桃花水母的原因,終于被找到了,那么桃花水母的重要性在哪兒呢?專家說,它作為生物進化過程當中的一個獨特物種,在進化史上的地位一點都不比大熊貓差,而且作為一種獨特的基因保留的品種,它對于我們今后研究的學術價值,意義非常深遠;同時,作為一個珍貴的瀕危物種,能夠突然大量出現在世人眼前,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專家告訴我們,除了因為天氣溫度好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近些年來鳳陽韭山水庫的水質是逐年變好,這才是一個決定的基礎。如果今后還能保持這樣的趨勢的話,那么相信這個桃花水母出現它絕對不是一次兩次。鳳陽的有關部門投入了不少的資金,準備對桃花水母進行繁殖方面的研究,希望今后人人都能夠欣賞到這一奇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