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以后看電影的主力軍,他們決定票房,票房決定投資方向——
大學生電影節:誰是主角?
本報記者 吳曉東
天色漸暗,北師大藝術樓314房間里的忙碌才算暫時告一段落。幾個身穿黃色T恤的學生工作人員把準備好的拷貝搬上小推車,開始轉戰下一個“戰場”——中國電影資料館。
歷時20天的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6日晚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獲得電影節最大獎項——最佳影片獎。電影節期間,30部國產影片扎堆兒上演,尤其是那些明星云集的劇組見面會和部分影片的首映現場,幾乎成了大學生熱火朝天的“課堂”。
大學生將成看電影主力軍
每年春天,很多大學生都跑到北京師范大學排隊買票,10元錢看兩場,套票還可以打8折。
去年獲得大學生電影節學生編劇單元最佳編劇獎的大學生導演張曉穎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是以后看電影的主力軍,他們決定著票房,而票房決定著投資方向。
“有了筆記本電腦,在宿舍就能從校園網下載最新影片看。現在看電影的渠道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電影節的號召力。”一些參加電影節的學生向記者反映,電影節展映的如《非誠勿擾》、《梅蘭芳》等商業大片,他們大多已經看過,加上沒有安排劇組和學生見面溝通的環節,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同學們拍攝的作品。
一名影視藝術專業學生表示,除非有最新電影放映,或者有知名導演到場交流,不然自己很少去參加電影節。
作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短片大賽今年已經舉辦到第10屆。大賽在原有的DV短片、動畫短片和手機短片3個競賽單元基礎上,另設公益短片競賽單元。據組委會介紹,本屆短片競賽單元收到了來自100多所高校的學生參賽作品1008部,創歷史新高。
籌集資金、找腳本、找演員、拍攝、后期制作……拍攝一個短片一般要花幾千元到數萬元。
連續3年擔任短片大賽終評評委的影評人程青松稱本屆短片大賽“驚喜多多”,眾多作品視野開闊,敘事流暢,充滿飛揚的想像力,影像、聲音、表演、制作等各個方面,均呈現出很高的水準。
大學生電影節探索成熟運作模式
作為一項大型公益活動,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面臨的經費挑戰比其他電影節都嚴峻。捉襟見肘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大學生電影節沒有一個成熟的運作模式,多年來一直靠組委會的年輕學生和教師苦心經營。
“大學生辦電影節,也要和政府部門、主管單位、商家、媒體、明星等打交道,而大部分人都不會因為你是大學生主辦的電影節就一路綠燈。”在曾擔任第八、九屆大學生電影節外宣工作的馬戎戎看來,片面要求明星或者制片商本著公益精神支持電影節是不現實的。
沒有明星不成電影節,即使大學生電影節這樣的“商業時代的非商業電影節”也不例外。《葉問》主演甄子丹正在上海拍片不能來了,短片單元今年請到的形象代言姚明也不能來了……一個個消息傳來,有失望,更有無奈。
“如今,在泛娛樂化的時代,我們似乎已不能再將電影奉為藝術殿堂,可也不甘心就此將其與商業娛樂混為一談,我們依然相信人們的內心深處渴望著真正的感動。”北京師范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發起人之一黃會林說。
不管鼓勵與否,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市場意識已經破土而出。這是學生們在藝術市場里摸爬滾打的必然結果。
今年,本屆短片大賽開始在電影產業鏈條的框架下嘗試與中國電影博物館合作,整合短片參賽者資源,成立“DV酷樂吧”。在短片大賽結束后,邀請短片大賽作者參加雙方聯合舉辦的“紀錄片”月和“青春印象——我眼中的中國電影博物館”等活動,為青年影像創作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創作和交流平臺。
第16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秘書長左衡認為,“中國電影是全球電影的一塊重要市場,中國的年輕創作者在做什么備受關注。”目前,短片競賽中的一些單元是由國外合作者提供獎品和資助來激勵年輕的創作者。其中,反盜版主題短片競賽是大學生電影節與美國電影協會、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合作開展的,另一項“跨文化紀錄片”則由美國玫瑰跨文化了解促進會創始人陳南屏女士設立,旨在鼓勵在紀錄片創作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大學生。
“年輕”是大學生電影節的特色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各大電影網站與搜索網站上的排行榜一目了然地說明了大眾的喜好。與此同時,各大電影節一天天地黯淡下去,尤其是那些缺乏鮮明個性和獨立價值標準的電影節。
左衡介紹說,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年輕”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大學生短片競賽,二是長片的“最佳處女作”、“最佳新人獎”。左衡說,每年都有一些導演愿意把自己的處女作放到大學生電影節上來展現。青年導演寧浩當年就獲得過大學生電影節的短片獎項。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的青年導演姬誠,4年前第一次參加大學生電影節的作品是一部短片。4年后,25歲的他攜電影處女作《十七》再次回到校園。姬誠說,大學生電影節是他參加各種影展的開始,他更看重的是大學生電影節的品牌和學院派氣息。
“青年的創意是最新鮮的,能夠給創作模式帶來新鮮血液和氧氣。”左衡表示,對于電影節的運轉模式,組委會已經有了更為大膽的設想,比如聯系一些制片方,請他們直接到短片競賽的頒獎典禮現場,架設創作者與制片方之間的渠道,投資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遴選一些青年創作者進入自己的導演后備庫,在電影商業化的大背景中,給創作者一個更好的條件和空間,形成“蓄水池效應”。另外,組委會還在考慮與巴黎中國電影節合作,讓大學生的短片作品能有一個國際展示平臺。
“但建立一個好的運營模式不是件容易的事。”左衡說,他把這種嘗試比作“摸著石頭慢慢往前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