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而進
●1962年12月初,地委組織部同志在和焦裕祿談話時,明確地告訴他,蘭考是個最困難的縣,要他在思想上有個充分準備。當時焦裕祿態度十分堅決地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越能鍛煉人。請組織放心,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那里。”組織上要焦裕祿回去安置好家再去蘭考報到,而焦裕祿卻立即到蘭考報到去了。他說:“蘭考正在嚴重困難的時候,那里的群眾正盼望黨組織派來的人組織他們向困難作斗爭。”
●徐俊雅在一篇回憶焦裕祿的文章中寫道:“我同焦裕祿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十多年,他好像永遠不知道啥叫‘難’。記得我們才從地方轉業到工業上那會兒,那困難才大呢!他文化不高,從來沒見過機器,別人給他介紹情況,他啥也聽不懂。圖紙擺在面前,看花了眼也不明白。當時有人就說:‘看,拉牛尾巴的人也來學工業!’可他不聽這些,還是迎著困難干。在大連起重機廠實習的時候,他擔任車間主任。他慢慢學會了看圖紙,什么活也能干一些了。工人同志都喜歡他,說:‘老焦真行,鉆勁兒大,是咱們的好主任!’”
有關文獻也記述了焦裕祿干工業的事跡。1953年7月,焦裕祿到洛陽礦山機器廠工作。雖然只有4年小學文化程度,但焦裕祿硬是通過刻苦學習弄懂了相關專業知識。1956年,焦裕祿被任命為車間主任。上任不久,廠黨委決定試制重達108噸的大型卷揚機,當時國內尚屬首次,攻關難度很大。身為車間主任的焦裕祿沒有退縮,為解決生產中的一個個難題,他索性把鋪蓋搬進了車間,連吃飯也蹲在機器旁。工人們在焦裕祿拼搏精神的感召下,也紛紛夜以繼日趕任務。經過合力奮戰,直徑4米的卷揚機終于試制成功。
敬業奉獻
●1963年2月的一天,焦裕祿與張欽禮在同一個飯桌上吃飯,吃著吃著,焦裕祿手中的筷子伸到盤子里夾了個空。張欽禮問:“焦書記,吃著飯你還在想啥?”焦裕祿說:“我怎能不想呢?改變蘭考面貌的重擔在咱們身上,全縣三十六萬人民眼巴巴地望著咱們呢!”
●1941年,焦裕祿的父親因家貧又愁悶而上吊自殺,當時焦裕祿只有十七八歲。1955年,焦裕祿在他的干部檔案自傳中是這樣敘述他的母親的:“母親李氏六十三歲,住山東家種一畝地生活,完全依靠我并愛人工資640分。我除經常向家寄錢供母親生活外,母親農閑時有時也到我處住三兩個月。”
1964年2月11日至28日:經上級黨組織批準,焦裕祿到山東省淄博市北崮山村探望老母親,這是他參加革命后離家17年的第一次探親。
臨行前,也就是1964年春節前一天,焦裕祿到縣政府大院找到縣長程世平,有些難為情地說:“老程,你手頭寬不寬裕,能不能借給我三四百元?”程世平知道,焦裕祿夫婦平時省吃儉用,因為要贍養老人,撫育6個子女,有時還接濟窮困群眾,日子過得相當緊巴。可沒想到他一個十五級干部連回老家探親的路費也湊不夠。
這次,他把愛人徐俊雅和6個孩子全部帶回去。一路上,他指著一塊塊烈士碑對孩子們講革命烈士的故事,教育孩子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徐俊雅這才明白焦裕祿把孩子全部帶回老家的良苦用心。
●1964年5月4日,焦守鳳到鄭州探望她病重中的爸爸焦裕祿,只見他嘴唇干裂,臉黃如紙,說話要用很大的力氣,仍然上氣不接下氣。焦裕祿見到女兒的第一句話就問:“小梅,咱蘭考淹了沒有?你把咱縣的實際情況告訴我!”
這次他們父女見面后的第10天,即同年5月14日9時45分,焦裕祿與世長辭,終年42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