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半個多世紀的傳奇
文/李邑蘭
40年代:她撥動了落寞的心弦
20世紀40年代,大陸出現了第一次‘張愛玲熱’,也就是張愛玲創作其《傳奇》《流言》的時期。
1943年,張愛玲身在“淪陷期”的上海。她在周瘦鵑主編的《紫羅蘭》上,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一鳴驚人,這年她23歲,與曹禺十年前發表《雷雨》時同歲。
1943年和1944年,是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年份,兩年的時間里,她在《紫羅蘭》《雜志》《天地》《古今》和柯靈新接編的《萬象》等各種類型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和散文,包括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金鎖記》等。
著名翻譯家傅雷以“迅雨”的筆名發表了重要的評論文章,《論張愛玲的小說》,稱贊張愛玲的小說是“一個低氣壓的時代里,文藝園地里探出頭來的奇花異卉”。
“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張愛玲非常了解女性在現代社會的生存處境,寫出了人性的悲涼,很能撥動戰時市民讀者落寞的心弦。”談起40年代張愛玲的走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認為與40年代前期上海的文化環境有關。“當時這個大都市成為淪陷區,其中租界部分又如同孤島,左翼文化風光不再,大量青年讀者流失,于是商業文化更加凸顯,以市民讀者為主的通俗文學得到充分發展的大好時機。一路走言情通俗的張愛玲可以說適逢其時。”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余斌是《張愛玲傳》的著者,余斌很“驚艷”于她文字的撩撥性,她的人生悲劇感、觀人觀世的角度,以及狹而深的“世界”。
50~70年代:“張潮”從臺灣“刮”至香港
“張愛玲熱”后來在香港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是臺灣“帶起來”的。
張愛玲被香港讀者熟知,始于1954年。“她的小說集《傳奇》在香港由天風出版社以《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為名重印,銷路頗廣。”香港嶺南大學教授梁秉均回憶。
但那時張只是作為眾多大陸作家中的一位被香港讀者接受,并無十分特別之處。
待“張愛玲熱”在香港形成氣候,已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情了。
海峽對岸的臺灣,雖然1966年皇冠出版社才出版第一本張愛玲小說《怨女》,比香港晚了十年,但臺灣卻立即對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我為了了解張愛玲的家世,花大錢讀了很多清朝的筆記小說。我們是這樣崇拜一個人的。”《亞洲周刊》主筆南方朔在3月22日的文化論壇上如此回憶起自己青年時代“迷戀”張愛玲的日子。
“1965年在香港,我遇到了宋淇先生,他很熱心地推薦了好幾位香港的作家給我,尤其是張愛玲。”多年以后,“皇冠”創始人、瓊瑤丈夫的平鑫濤,在自己的自傳《逆流而上》中,回憶了“皇冠”和張愛玲的結緣。
1968年,臺灣皇冠出版社出版了小說《半生緣》,香港《星島晚報》也同時進行連載;1969年,皇冠又接連出版了《秧歌》《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流言》,至此,“張愛玲熱”開始在臺、港兩地正式掀起。各類研究張愛玲的學術著作也層出不窮,臺灣大學唐文標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水晶的《張愛玲的小說藝術》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她是華文世界最傳奇的作家。”這是臺灣皇冠出版社的官方網站“皇冠讀樂網”上對張愛玲的評價。自1966年到2009年的《小團圓》,張愛玲在臺灣出版的22本著作均是由“皇冠”獨家出版,它對推動‘張愛玲熱’在臺港的興起,功不可沒。
“國民黨威權時期,共產黨的書他們不能看,魯迅的書、沈從文的書不能看,只有張愛玲的書可以看。而且張愛玲確實也不錯,所以他們當然接受張愛玲了。”張愛玲研究專家、華東師大教授陳子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而臺灣作家林俊穎認為,“張愛玲是流著貴族血液的末代王孫,她與其念茲在茲、全力描述的上海與香港,為臺灣讀者共同建構了一個其實已經不存在的‘想象中國’。”
臺灣人有多“迷”張愛玲?當時的“垃圾事件”可為依證。1955年張愛玲遷居美國之后,臺灣女記者戴文采為了獲得獨家消息,不惜在張的寓所邊上,用每月380美元的價錢租房居住,對張愛玲進行全程“跟蹤”。她甚至“坐在垃圾桶邊忘我地讀著翻找著”,以便分析出張的行蹤喜好,她還將淘垃圾記撰文發表。在臺灣轟動一時。
受到臺灣“張愛玲熱”的影響,香港各界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張愛玲在“華語文壇”的獨特存在,根據張愛玲原著改編的各種形式的影視劇、舞臺劇開始大量涌現。
有趣的是,香港、臺灣兩地不僅在掀起“張愛玲熱”上爭先恐后,舉辦張愛玲研討會上也頗有“打擂臺”的意味。繼1996年臺灣舉辦張愛玲國際學術研討會后,2000年和2006年,香港也舉辦了兩次大型的研討會。2000年舉行的“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中,第一場討論便是:張愛玲是否已經(或正在)成為魯迅之后,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又一個“神話”?
80年代:大陸,遲到30年的“出土文物”
大陸的“張愛玲熱”比港臺晚了30年。
1985年,北大教師溫儒敏和錢理群、吳福輝編寫教材《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書中,張愛玲和周作人、沈從文、錢鐘書等以前不能入史或者不被重視的作家進入了大陸的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迄今已經29次印刷,印數達到60多萬本,是現代文學教學覆蓋面最大的教材,很多學生就是從這本書中知道了張愛玲。
它也推動了大陸第二次“張愛玲”研究的全面展開。
“1978年在北大上研究生之前,我從未聽說過張愛玲的名字。”溫儒敏說。事實上,這位40年代在上海名噪一時的作家,從50年代初之后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在大陸銷聲匿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張愛玲的名字。而彼時的港臺,張愛玲正在成為新的文學傳奇。
談起“張愛玲”從大陸文學語境里的“消失”,陳子善歸結為政治環境的關系。直到2006年,原本要在上海召開的大陸唯一一次張愛玲學術研討會,卻因“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最終沒有開成。
溫儒敏第一次知道“張愛玲”,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志清有關。“我們磕磕巴巴讀了夏志清的英文版《中國現代小說史》,越發相信,張愛玲是不應被文學史遺忘的一位杰出小說家。”溫儒敏說。夏志清在自己的著作中,第一次將張愛玲寫進了中國文學史,并盛贊“五四時代的作家不如她,民國以前的小說家,除了曹雪芹外,也還有幾人在藝術成就上可同張愛玲相比?”
1984年,《讀書》和《收獲》雜志同時發表了作家柯靈的《遙寄張愛玲》,并刊登了張愛玲的成名作《傾城之戀》。自此,張愛玲像“出土文物”一般,浮出歷史地表。
今日的傳奇,已與張無關
如今,張愛玲在臺、港、澳三地都有很多的擁躉,而接受的原因卻各有所差異。 “最大的差異在大陸和臺灣。臺灣原先只認‘祖師奶奶’(張愛玲),大陸原先只認‘祖師爺’(魯迅)。”南京大學教授余斌覺得:“現在魯迅在臺灣早已不再‘地下’,張愛玲在大陸也已成為‘傳奇’,不過因于歷史的原因,張在港臺是‘主流’,魯迅在大陸是‘主流’。”
80年代學術界的研究帶動了張愛玲著作在大陸的出版,從1986年出版社打著“研究和教學”的名義,小心翼翼出版,到盜版書籍的大量涌現,一發不可收拾。
而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在大陸大學校園里手捧《張愛玲文集》曾是一道時尚的風景,“張愛玲”變成某種趣味的象征而被爭相仿效。當時文學界流行的新寫實主義、“市民文學”甚至“小女人散文”中,也都依稀能看到張的影子。
1995年9月,張愛玲在美國逝世,“張愛玲熱”達到高潮。那以后影視改編、或新作出版,一波接一波。據溫儒敏統計,內地總共推出了近百種有關張愛玲的圖書。
事實上,張愛玲已發表作品的創作時期就集中在1943~1945年,其后,她的創作開始下滑,抗戰勝利后,她逐漸進入沉寂期,最終遠走他鄉,定居美國。可隨著1968年后臺灣掀起的、不斷升溫的張愛玲熱潮,張愛玲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漸漸產生了類似于電影《大話西游》的后期效應——不僅其作品和主人公被無數研究者和粉絲樂此不疲地解讀,她本人也被大家無休無止地進行臆想和猜測。
對于愈演愈烈的“張愛玲熱”,不少學者很不以為然。“我反對打著迎合消費的旗號,糟蹋張愛玲。張愛玲的傳奇不是要把張愛玲神化。”陳子善一再向記者強調。
“張愛玲的‘存在’很簡單,就因為她是一個杰出的作家,或她的獨一無二。”溫儒敏說。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