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文理學院唐都學刊登載陜西師范大學副教授劉九生《秦始皇帝陵近臣侍衛郎官俑與中國古代文明》一文,劉九生撰文對秦始皇陵陪葬坑發現的所謂“兵馬俑”的身份提出嚴重質疑。
劉九生提出,經考證認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現在認定的那樣是“兵馬俑”、“軍陣”或者“宿衛軍”,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擁有、方能動用的近臣侍衛系統,即“郎系統”真人真馬真車及其裝備的復制。整個場面呈現的,是始皇帝出入或即將舉行禮儀盛典時基本范式的生動寫照,而并非所謂“兵強馬壯的秦國軍隊的形象記錄”。
劉九生指出,以前考古界對兵馬俑說之謬有三:非一般軍隊的“兵”,而是侍衛系統的“郎”,謬一;不是“宿衛軍”,而是始皇帝的“郎系統”,謬二;不是“軍陣”的布置,而是“禮儀范式”的呈現,謬三。作為一種建制或體制力量,郎系統包含“郎與郎制”,更確切地說至少包含了通常所謂“三公九卿”之“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衛尉三個系統。
劉九生認為,一號坑被認定為“大型軍事長方陣”。然而一個顯而易見的巨大存在是,四面“步兵俑”各有一路面朝外。即是說,各自面向東、西、南、北而站的“步兵”,將自己的“軍陣主體”從“四面”緊緊地箍住了。如此“軍陣”,各自怎么行動又如何協同?
二號坑順理成章成了“以戰車、騎兵和步兵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比照之下,二號坑人馬車輛數目還不及一號坑的四分之一。所謂“大型”有何標準?在中國古代,倘不夠一萬二千五百人或一萬人,連一個“軍”都不配稱,整個群俑加起來還不夠一個軍,車馬及其他裝備跟“法用”規定大相徑庭,如此區區人馬怎么都還能稱得上“大型軍陣”?
“軍陣”說者認為:三號坑面積雖小,人數雖少,但是“地位甚為重要,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帥三軍的指揮部”。既然是“指揮部”,卻唯有“武士”戒備森嚴,不見“指揮”官。這怎么解釋?
劉九生詳細解釋了古代的郎及郎制度,指明秦俑形象實質是秦始皇帝陵近臣侍衛——郎系統,是冥間模仿現實生活中秦始皇出行典儀等活動、郎官貼身侍奉護衛場面的翻版。劉文旁征博引、反復論說,予以大量的引據和佐證。
(記者 呼延思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