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簡樸的朱老總在自家院子里開地種菜
朱老總的生活十分簡樸。我在他老人家身邊工作時,正值我國遭遇3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匱乏,油、肉、蛋、菜等供應嚴重不足。作為國家領導人,朱老總沒有向國家伸手要補助,而是與全國人民一起共渡難關。他和夫人康克清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利用休息時間采摘野菜,并在自家院子里開出一塊地來,種植蔬菜,如蘿卜、土豆、紅薯、冬瓜、苦瓜等。盡管他年事已高,并且日理萬機,仍堅持抽暇親自鋤草、澆水、施肥。
俗話說人勤地不懶,這塊菜地年年長勢良好,收獲頗豐。記得有一年這塊菜地竟結了一個75斤重的大冬瓜,摘下后被送到了農業展覽館參加展覽。當時記者寫的新聞報道還被收進了中學課本。收獲的蔬菜,朱老總總是先送一部分給工作人員的食堂,剩下的一時吃不完就放到菜窖子里貯存起來慢慢吃。康大姐還親自動手用豇豆、心里美蘿卜等來腌制泡菜,并耐心教我腌制泡菜的步驟和方法。我那時是第一次聽說“四川泡菜”,感到很新奇。我很認真地向康大姐學習四川泡菜的做法,當時的細節至今難以忘記。
在中南海,朱老總的家可算作是一個大家庭。我到首長家工作時,看到他家里的孩子很多,大的十幾歲,小的只有五六歲。其中,除了他的孫子朱援朝、朱和平和外孫劉建、劉康、劉進等,其余的都是從四川老家來的侄子、侄女、侄孫子、侄孫女,如朱傳書、朱俊書、朱玉珍、朱和、朱春元、朱小蘭等。當時他們都在小學或中學讀書,平時在學校里寄宿,只是在星期天和節假日才回到中南海的家中。吃飯時一大家人圍坐在兩張大圓桌旁,有些“熙熙攘攘”,好不熱鬧。朱老總之所以把這些孩子從四川老家接到北京讀書并把他們培養成材,主要是為了報答家鄉的親人們在艱苦的戰爭年代對他革命事業的支持和幫助,或為之所作出的犧牲。
在國家3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領導人的糧食和副食供應也相應減少。對朱老總一大家人來說就更困難一些。他們沒有向國家伸手,而是靠自己省吃儉用、靠勞動種菜來渡過難關。糧食吃超量了,也硬是設法在下月再補回來。他們家規定孩子們都到西大灶工作人員的食堂就餐,朱老總說:“國家正處在困難時期,孩子們不能脫離群眾。”他對孩子們的要求很嚴格,不能搞特殊化。孩子們外出都是坐公共汽車,就連康大姐上街買東西也都坐公交車。首長的專車只能在外出開會或接見外賓時使用,從不讓家人用。
朱老總平時吃飯很簡單,主食和肉吃得較少,主要吃蔬菜,喜歡吃苦瓜、空心菜。衣著也很隨便,除了出席一些正式場合穿得好一些,平時在家總是穿舊的布衣褲,里面的襯衣都是補了又補。我在他身邊工作的幾年里,從未見他做過一件新衣服,以至在他臨終時我們竟找不出一件像樣的內衣給他穿,最后不得不臨時去紅都服裝店現做一套內衣,外面仍然穿著他穿過多年的舊外套。我們這些工作人員談及此事,都眼含熱淚,從心底里敬佩他。
戎馬一生的朱老總當年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讓勞苦大眾能過上好日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吃盡了苦頭,但他從不居功自傲。新中國誕生后,物質條件好了,但身居高位不搞特殊,一心想著的依然是黨和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康,自己仍然過著儉樸的生活。臨終前,他把多年的積蓄托康大姐交給組織,作為自己最后一次黨費,而沒有給兒女留下分文。“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這是朱老總寫過的詩《勤儉》,他就是這樣要求自己與身邊人的。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