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四日,香港民建聯一批成員到法國駐港領事館抗議,譴責法國佳士得拍賣行準備拍賣兩件中國圓明園獸首國寶銅像。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去年7月,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宣布,于今年2月舉辦專場拍賣會,拍賣品包括在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國圓明園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法國巴黎大審法院緊急審理法庭23日做出裁決,駁回了歐洲保護中華藝術聯合會提出的關于要求停止拍賣該文物的訴訟請求。
得此判決結果,人們并不意外。如有專家早先指出,雖然到目前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幾個保護文物的國際公約,從表面上看中國在追索文物方面也算“有法可依”,然而事實上并不樂觀。
由于年深月久,尤其是在戰爭與混亂年代失去的文物,對于文物原歸屬國而言,在如何收集足夠證據證明流失文物為“非法出口”等方面,無疑有很大難度;與此同時,幾個國際公約在追索文物方面都沒有溯及力,雖然中國在簽署95公約時聲明保留追索權,但是擁有眾多中國文物的國家卻不在此約之中。更何況,整個規則體系基本上只是靠著國際道義來維系,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
正因為以上種種原因,一方面,圓明園流失文物的每一次拍賣行為都讓許多中國人憤慨不已,認為這些文物本該物歸原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無計可施”的尷尬,有時甚至寄希望于擁有者“良心發現”,主動歸還。當然,這方面也不乏成功先例,2008年1月9日,流失海外14年的北魏石刻菩薩造像正式被日本美穗博物館無償歸還。只是,與中國流失在海外的龐大文物數量相比,上述歸還實為九牛一毛。
1861年,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記述了闖入圓明園的兩個強盜,“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強盜叫英國”。顯然,對于那段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歷史,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后世,任何人都無法否認。
不過,如何追討或者贖回流散四海的圓明園文物,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應該看到的是,今日文物歸還與當年文物流失,如萬物生長,也有一個力量消長的漫長過程。盡管非常緩慢,但“物歸原主”的共識伴隨著世界文明的進步而日日成長。眼下沒能成功要回,并不代表將來不成功,而將來若有成功,同樣有今天不斷努力的功勞。
中國加入了相關的國際公約,與多個國家簽署了有關的雙邊協議,并且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成功地從多國追索回多批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國文物。除了必要的法律與外交手段外,來自民間社會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視。2003年何鴻燊以人民幣600余萬元購回豬首銅像,捐給國家。
圓明園的文物被英法聯軍搶走,但這種混亂的搶劫絕不是一兩天促成的,與此相關的背景是當年中國閉關保守、積愚積弱的大敗局。而今天文物不斷歸還或被要求歸還,甚至有中國律師團在法國法庭之上“雖敗猶榮”,其所體現的也是中國走向復興的努力。
有網絡調查表明,有超過80%網友認為圓明園獸首本來就是屬于中國的國寶,持有人應該無條件歸還。在這些赤誠的聲音背后,在現在的缺憾甚或憤怒的同時,同樣值得省思的是:如何重建本國文明的力量與美,既有力量保護本土文物不被闖入者盜搶,又有激情讓本土創造的文明不被遺忘與消滅。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才知其寶貴。在此意義上,有理由相信,討要圓明園文物之意義,并非簡單地要回或者聚攏某個曾經“國富”的象征,而在于討回歷史的正義,在于重申珍視自己創造文明的態度。顯然,這里所說的創造,既關乎過去的創造,更關乎現在的創造與未來的創造。(社論)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