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最后一個晚上,央視的元旦文藝晚會上,人們聽到了三首熟悉的詩歌,分別是艾青的《迎接一個明日的春天》、汪國真的《熱愛生命》和食指的《相信未來》。三首串場的詩歌連綴起1978年到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紀后三段歷史時期。上世紀90年代,詩歌的火紅年代,汪國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名字,承載著一代人的集體記憶。追憶那一段青春歲月,不得不提到汪國真和他的詩歌。
不久前,汪國真又多了一個新身份:暨南大學兼職教授。在他北京的家中,他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還給記者展示了近年“收集”的盜版汪國真詩集,幾十本盜版書擺滿了一張長沙發。2008年汪國真出了兩本書,但當年隨機收集到的盜版書就有四種。“盜版比正版更能說明問題,從另一個側面證實我詩歌的生命力和傳播力非常旺盛。”跟其他作者不一樣,他對盜版書沒有很氣憤的感覺。他說:“連續19年被盜版,說明現在詩歌仍然有很多讀者,也說明我的詩歌還有很多人看。據我所知,中國的詩人中我是唯一被盜版19年的。”
當了7年銑工,人生目標曾是八級工
1978年,22歲的汪國真以初中文憑考上暨南大學中文系,按當時國家規定,他可以帶著工資上學。之前,他從1971年初中畢業開始在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當了7年銑工,那時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八級工,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他的整個人生前景,在22歲的時候,已經完全可以預見了。
童年時的汪國真并沒有對文學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我是一個愛好比較廣泛的人,父母是搞教育的,父親畢業于廈門大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背古詩詞,所以我初中學歷也能考上大學,有一定的家庭淵源。”
對于長達7年的工人生涯,汪國真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了解這個社會,做事注重實際,沒有那么多的書生氣。
“所以我做事情基本上做一件成一件,寫詩寫出一個現象來,寫書法寫成國禮,畫畫榮寶齋能夠讓我辦畫展,做音樂有很多地方投資做我的專輯。我跟一般寫詩的人不一樣,他們異想天開,我沒有太多異想天開、一廂情愿。”汪國真說,“為什么有些知識分子做事情總做不成?就是因為不注意將自己的所學融會貫通,與實際相結合起來。”
有同學這樣評價汪國真:就是什么都來得快,接受能力強。從北京至廣州,初來乍到的汪國真完全聽不懂“白話”,不過一個月后,有個同學大吃一驚,發現他用粵語在跟香港同學聊天。
走上文學道路是偶然的,從家里對他的要求,以及自己最早的志向,實際上不是想學文科,而是往理工科方向發展。但是由于沒有上過高中,高中的數理化對他來說是一片空白。“逼不得已上了文科,雖然不是完全對文科沒有興趣,但實際上從文是一個無奈之舉,考文科對我來說把握比較大。”
“我選擇寫詩還有一個原因:當時我的字寫得太差”
78級的學生中,寫作是一種風氣。“那個時代學生的創作熱情還是蠻高的,寫詩有情感的宣泄,也覺得作為中文系的學生,不斷發表作品是自己價值和能力的體現。我不是單純為了寫詩而寫詩,而不考慮人生價值體系。但我選擇寫詩還有一個原因:當時我的字寫得太差。”因為小說、散文要寫的字比較多,自忖字難看,擔心編輯看起來費勁難以發表,他“討巧”選擇了寫詩投稿。
暨南大學倪列懷副教授當年是汪國真的同班同學,2006年暨大百年校慶的時候,汪國真回到母校,兩人相談的時候,倪列懷感嘆汪國真的字寫得很漂亮。這勾起汪國真記憶里的一件事,他笑呵呵對倪列懷說:“你記不記得,當年我的畢業論文還是請你幫忙抄的?”倪列懷不信,特地翻出汪國真在中文系的檔案,果真是出自他的字。可見,當時的汪國真,連交畢業論文都覺得自己的筆跡拿不出手。
1979年4月12日,大一的汪國真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處女作《學校的一天》5首組詩:“天將曉/同學醒來早/打拳做操練長跑/鍛煉身體好……星光間/同學坐桌前/今天燈下細描繪/明朝畫一卷。”這首順口溜式的詩得到兩元錢的稿費,也給了他很大鼓舞。他將自己的詩作像撒網一樣撒向全國各地的報刊,九成以上是退稿,過了三個月就轉投另一家。但他在校時并不太引人注目,也不是什么叱咤風云的校園詩人。當年的同學和老師,對于他后來的出名,多感出乎意料之外:“此汪國真是否彼汪國真?”
“我在大學的時候成績是一般的,并非高材生,屬于很不起眼的學生,至少在學習成績上是很不起眼的。”他說,“但我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注重獨立思考的學生,也比較執著,不會做自己不太想做的事情。我會做我認為有興趣的事,比如寫詩。”
“很多寫詩、寫書法的人會因為沒有取得成就而很失落,我從來不會感到失落,因為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感興趣的。寫詩,成功了是我的事業,不成功還是我的愛好。對于一個愛好來說,是不會有失落的。我又沒有勉強自己,失落什么呢?”
大學畢業之后,汪國真被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他的詩歌創作高峰期也就是在大學畢業之后的兩三年,《熱愛生命》是他最為人所熟知的代表作之一,當年傾倒了無數讀者,曾是1988年《讀者文摘》和《青年文摘》的卷首語。
說起這首詩的創作過程,汪國真回憶說,這首詩實際上是用來鼓勵自己的,回答了自己一些困惑和疑問。“那時我快到而立之年,事業上沒成就,感情上沒著落,對未來也比較迷茫,已經有一些緊迫感。為什么這首詩影響很大?可能因為面臨這種困惑的人很多,回答了人生很多重要問題。”
真正讓汪國真紅遍大江南北的是,1990年《年輕的潮》、《年輕的風》、《年輕的思緒》等詩集的相繼問世,那一年被稱為“汪國真年”,最終“汪國真熱”成為近30年來最轟動的“詩歌文化事件”。在此之前,他的很多抒情詩只是零散發表在一些雜志上,但已經被廣為摘錄、互贈、朗讀,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在青年人之間,一時成為時尚。
“我希望他們能拿出優秀的詩歌來把我的詩滅掉”
從手抄本到結集出版,對汪國真來說卻是意外的。“那時候當然想出詩集,但從沒想過不需要自費出版。”學苑出版社的編輯孟光通過關系找到汪國真,使這種不可能變成了現實。而孟光之所以想去找汪國真,是因為其當老師的妻子在課堂上發現,學生們不認真聽講,偷偷在底下傳抄汪國真的詩。
火速結集出版之后,不出孟光所料,《年輕的潮》成為席卷全國的暢銷書,一版再版,一年多印了60多萬冊。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收發室原來只有一個人值班,因為汪國真的讀者來信太多,后來特地增加到三人。“一天幾百封信,研究我的書都出了16本。其中有很多是掛號信,需要登記的,一個人登記不過來。”信的內容什么都有,訴苦的、請求指正的、求愛的。后者一般很含蓄,夾朵花,疊個什么東西,也有寄照片的。當年很多人寫情書,用的就是汪國真的詩。一位女軍官告訴汪國真,生日時收到8份禮物,全是他的詩集。
風頭最勁的時候,汪國真參加了1991年央視舉辦的第一屆主持人大賽。“當時已經出名了,沒有太多考慮,一般別人請我做什么事情,不想讓別人感覺我架子很大,參加就參加吧。”報名上千人,最后他進到了前8名,決賽時與許戈輝搭檔。“坦率地說,決賽的時候我的表現并不是很好,因為緊張,當時我是正在風頭上的人,心態不輕松,而像這種比賽必須要輕松。”當時許戈輝得了第一名,汪國真得了第六名。
對于汪國真的走紅,許多站在學術高度的評論家表示了不解甚至不屑。有人諷刺別人的作品“怎么寫得跟汪國真似的”,意思是該作品太過小兒科,對此,汪國真的回敬是:“我的希望是,他們能拿出優秀的詩歌來把我的詩滅掉。”
“我的正版書大概印了四五百萬冊。據不完全統計,盜版一般是正版的三倍到五倍,正版加盜版我的詩集發行量應該在一千多萬到二千萬。”對于長期存在的批評,汪國真有些不以為然。“人民說你是詩人,你就是詩人。判斷是不是詩、是不是好詩的標準,就是時間和讀者。”(謝綺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