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4-17日,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先生回家鄉廣西度中秋。先生先是回到小時候讀書的桂林中學,然后在廣西師范大學演講,接受廣西師大頒給的名譽教授,最后,在廣西電視臺1000平米演播廳參加錄制廣西電視臺文體頻道《文心俠骨共嬋娟》中秋晚會。 中新社發 駱文剛 攝
中新網2月5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出吳康民先生的文章,回憶了與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交往的一些點滴與片段。作者回憶說,梁羽生先生提及可能終老異鄉,鄉愁顯露。文章摘錄如下:
農歷年初二,從新加坡飛回香港,在機上看《聯合晚報》,得知作家梁羽生在一月二十二日病逝澳洲悉尼,深感哀悼。
我認識梁羽生先生很早,大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但并不太熟。雖然當年曾為《大公報》主編(科學)周刊,該版大概不屬梁羽生主管范圍,所以在報館中與他的接觸很少。八十年代中他移居澳洲,九十年代中期有一次偕友人游覽悉尼時,該友人與梁羽生有親戚關系,相約前往探望。異鄉相見,直如老朋友一樣,暢談甚歡,并獲他贈以“聯話”兩冊。最令人感嘆的是,臨別時他說了一句:“看來我將終老此地了”,言語之間,鄉愁顯露,令我印象深刻。
說起聯話,還有一事可記,我的家鄉濱海有一神泉,清洌泉水取之不竭。泉井之上有一對聯,只有上聯沒有下聯,歷年作對的不絕,但都未能被公認為絕對。我曾就此聯請教于陳先生(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他曾對各種下聯作出評閱,詳見他所著聯話之中。我一時找不到原著,此處只好從略。
前年他曾來港參加天地圖書公司慶典,他在一小房間休息,我在慶典前到房中與他寒暄一番,見他神色稍為憔悴,難道真是鄉愁不斷,以致影響健康?
陳先生為人低調,謙恭隨和,雖然在港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成就有目共睹。而其對文學、詩詞、歷史等造詣之深厚,也早已為世人稱道。但他在創作高峰之時,只有默默耕耘,并不刻意宣傳,在退隱之后,也不涉及時事,可說是書生氣十足的一位文學家!
陳先生長我兩歲,但進入大學卻比我稍遲。據說他在大學先習化學后才轉學經濟,在化學一門上可謂同行,愛舞文弄墨又頗相似,但寫作成就上則他如泰山,我如鴻毛,難以相比矣。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