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創作來說, 2008年是個小年,一線代表作家賈平凹、莫言、王安憶、劉震云等都沒有推出作品,他們的空當期造成社會對文學界的關注不夠多。”北大中文系教授、評論家張頤武不久前發表的這番言論,昨日遭到了作家王安憶的猛烈抨擊。在作協舉辦的 《上海文化》新版研討會上,王安憶直言: “(評論家)可以說我王安憶表現不好,但不能說我不寫。”
所有東西都成了謊言
王安憶告訴記者,自己是通過某報的轉載文字看到北大教授張頤武對去年文壇主要作家表現的點評文字。看完之后,她覺得十分納悶。“我去年一頭一尾,在《收獲》上發表了兩個中篇。張頤武作為文學評論家,總不能連《收獲》這樣的文學雜志都沒有看過吧。”王安憶說,“你可以說我表現不好,但不能說我不寫。評論家不看作品就做出如此判斷。而由此引發的種種判斷,令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謊言。”
對于評論家不看作品就進行妄評,評論家程德培也發出了感慨,他猜測這也許是因為王安憶這些作品沒有成書的緣故吧。他認為,現在的文藝批評雜志根本就是一個名利場。一方要名,一方要利。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文學如此低迷的狀態下,《文藝爭鳴》這樣的雜志竟然還擴版的原因。
文學不是青春飯
盡管王安憶十分感嘆,中國當代文學“連看的人都不多了”,但她還是呼吁大家對中國當代文學要有熱情,要抱有十足的興趣。“當代文學是不完美的,但它們無疑是最活躍的。”在談到當下文學圈特別喜歡用年齡來進行劃分,而且只關注新生代創作的現象,王安憶表示了自己的觀點,“文學不是青春飯。不能以年齡來劃分。陳丹青就特別怕人說他老,怕被人拋棄。其實,這是一種很要不得的心理,要拋棄這種心理。”
王安憶還坦言,幾年前她在和德國漢學家顧彬交流中,對方曾不解地問道,為什么在中國輕而易舉就能推翻一個作家?“因為顧彬說在德國要否定一個人(作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經典的建立也是一個同樣漫長的過程。但我們現在沒有這樣的過程,那么,經典的積累將怎么完成呢?”由評論家吳亮擔綱主編的《上海文化》創刊號亮相后,王安憶也直言不諱地給出了“太求新銳”的評語:非常求新,但如此“背叛”,其價值究竟何在呢?王安憶的此番觀點,現場引發了諸多爭議。
晨報記者 徐 穎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