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顧此失彼,為了普及‘電影話’而讓祖先留給我們的母語慢慢丟失,讓哪一天祖祖輩輩講潮州話的海外華僑回潮州捐錢時,無法與只懂得講‘電影話’的潮州人溝通。這不是潮州文明在進步,而是潮州文化在沉淪……潮州文化,我拿什么去拯救您……”日前,網友“品味大男人”的一篇帖子掀起了關于要不要保護潮州文化以及如何保護潮州文化的一場爭論。
網友發帖
拯救關鍵在于政府重視
1月4日,網友“品味大男人”發帖《潮州文化,我拿什么去拯救您》,他認為:“現在潮州的小孩都不會用潮州話念課文、讀報。老師課堂上都用潮州老人叫‘電影話’的普通話來教學,一百個小學生有九十九個念不出來,剩下一個剛好感冒沒上學。”這位網友由此推論:“如果連潮州話都不會講,我們還拿什么去弘揚潮州文化呢?”
尋找原因,“品味大男人”認為除了學校不重視母語教育、廣播電視盡是一些外地主持人外,更在于領導不重視,他舉例道:“數年前為策劃一次大型文化活動,曾聯系潮州當地一位干部,他知道我為了潮州文化專程從深圳趕來,冷笑一聲說,‘搞潮州文化有錢賺嗎?’”
所以,“品味大男人”強調:“多少耕耘多少收獲,潮州文化得不到政府重視,民間又沒有足夠力量去保護它,我們只能為潮州文化的夕陽西下感到惋惜。而這種祖先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天下所有潮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去弘揚、傳承它。”
據了解,“品味大男人”在論壇上長期發帖,一直呼吁保護傳承潮州文化。
該帖隨后高掛在頭條位置上。
-文化知多
潮州文化
潮州民俗文化獨特。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風情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潮州因而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
潮州工藝巧奪天工。潮州古箏是中國六大流派之一,潮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中粵繡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潮州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聲如罄”見長,潮州因而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最為外人熟知和稱道的文化應該是潮州工夫茶和潮州菜了。
網友PK
保護文化民間力量是主力軍
“品味大男人”的呼吁很快被震耳欲聾的批駁聲所覆蓋。網友“草辦居士”率先發帖《拯救潮汕文化,別開錯藥方》,他首先承認改革開放之初曾經走在全國前列的潮汕地區,今天卻遠遠地落后了。“要想恢復往日的威風,又不至于失去平衡,趕上現在比它更富生氣的地區,又何止是吃力?大概已經算是積重難返了吧?”
面對這種風流不再的事實,“草辦居士”認為有不可改變的背景:“因為文化的發展需要政治資源的滋養,政府機構是文化的第一投資者——它既有政策上的優勢,也具有資金上的優勢。所以作為非行政中心的潮汕地區,其文化的發展自然先天不足。”
基于此,“草辦居士”認為“品味大男人”開錯了藥方:“如果把拯救潮汕文化的希望寄托于地方當局,恐怕只會南轅北轍。”路在何方?“草辦居士”指出:“讓潮汕的民間組織(比如宗族、長老會)等自發自行發展(千萬別給長老會找一個主管掛靠單位),我相信,這將是地方政府‘拯救潮汕文化’做出的最大貢獻。”
相應的,網友“陳愚”提出了“每一種文化都亟待拯救”,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潮汕文化’的危機,絕對不止是潮汕文化的問題,而是各種地方文化共同面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之所以發生,一是由于現代性的席卷,二是由于政治的宣傳。”
“如果沒有人呼吁,地方文化肯定是悄悄地全部滅亡。從現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來看,在現代性的大潮中,地方文化包括潮汕文化消亡,幾乎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只是如果現在大家開始重視,多些呼吁,可以保存部分地方文化,也可以對部分地方文化特點進行‘現代’轉化。”
潮州文化需拯救其他文化咋辦
與此同時,網友“夢回古典世界”感嘆道:“愛潮州文化主義者”總是在后方。“往往是那些身在外鄉的人更想念家鄉,更希望家鄉保持原汁原味,一慰他的‘故土關懷’之夢,而在家鄉的人,則從未感覺到這一切有那么大的魅力。而把自己的這種心理產物理智化、客觀化為一種對共同體的‘文化’的‘拯救’,在仍然在這種‘文化’中生活并且‘日用而不知’的人們都沒有說話的時候,就發出了‘潮州文化’已快消失的‘警世危言’,是否有‘強奸民意’之嫌啊?”“夢回古典世界”表示:“我相信,僅僅就心理上來說,無論是否潮州人,人們對于保存潮州文化是沒有多大的反對的,畢竟相對于中國其它地方,傳統文化在這兒保存得最好。然而,保存潮州文化意味著強烈地設定一個具有侵略性的‘他者’并進行排斥么,而且這個‘他者’居然還是普通話?這樣干是非常狹隘的,等于把自己封閉起來,似乎只有封閉才有安全感。”
而網友“kivi7”也譏諷道:“潮州最窮的那個小山村的婚嫁喪娶這些禮儀才是標準潮州文化。”
記者連線
“品味大男人”:文化在沉淪,我心里急
面對網友的批評,始作甬者“品味大男人”大聲叫冤:“他們(可能都是外地的)認為潮州話早該滅絕,才算順應潮流,而我文章的中心點是想呼喚政府重視,并不是跟大家討論潮州話或潮汕人多不好的問題。”他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自己“拳拳之心,卻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記者(以下簡稱“記”):說說你的經歷?
品味大男人(以下簡稱“品”):我目前在深圳開一家污水處理公司,我是潮州市人,來深圳已經二十多年了。
記:看得出你有很濃的家鄉情結。
品:我目前是潮人聯盟理事長(社會封給我的),潮人聯盟主要以一個網站形式生存,我寫過《新編潮州俗語故事》一書。
記:你寫那個帖子的初衷是什么?
品:目的是想弘揚這種老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想喚醒大家的共同重視,因為現在潮州人以講“電影話”為榮,而文化遺產卻在一步步沉淪了。
記:對于網友的批評你怎么看?
品:昨晚從汕頭回來后一看嚇了我一大跳,怎么那么多人跟帖啊!稍微看了,大致都是對潮汕人不滿,對潮汕文化不了解,對我的文章沒領會,很多人變成地域性的攻擊,這跟我寫這篇文章的原意完全相反。
記:你覺得政府如何有所作為,有什么招數?
品:我覺得像粵劇、潮劇這些傳統文化都在沉淪,而且速度奇快,雖然有一個通盤的拯救計劃與拯救行動。我心里著急啊。希望我的看法能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嘉賓訪談
對外開放胸襟不可缺少
如何看待普通話同化地方方言?區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大時代找到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帶著這些問題,新快報記者連線了嶺南文化知名學者饒原生,饒原生所著的《粵語口頭禪》、《世說新語——改革開放30年流行詞的廣東樣本》深受讀者歡迎。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如何看待普通話同化方言的現象呢?
饒原生(以下簡稱“饒”):我認為推普是大勢所趨,也是絕對成功的。
現在廣東人的語言格局是3(廣府語系+潮汕語系+客家語系)+1(普通話)+1(英語)。只有在“歸一”的大勢下,看方言的存在發展才有意義。國際化要求我們懂英語,中國化要求會普通話,然后才有各地方言。
記:有一種觀點認為潮汕話、客家話被廣州話同化了,你怎么看?
饒:我認為一種語言、一種文化要有上下溝通,政府與民間有共識與合作才行,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中心”——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廣州是中心,自然廣州話會成為廣東的主流語言。而從全國的范圍看,正因為廣東改革開放領風氣之先,所以諸如“T恤”、“打的”、“炒更”、“炒魷魚”、“寫字樓”等成為“廣東制造”的語言向全國輸出。
記:廣州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如何共謀發展呢?
饒:首要不要內訌,三種民系共享珠江水、廣東糧、粵家電、嶺南服,就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息息相關,命運與共。在這種不怨憤的情緒下,不折騰,彼此學習,內強筋骨,在打造整體素質的同時,也發揮出各自的特色。本土情懷固然是可愛的,但對外開放的胸襟更是不可缺少的。
編后:
對于地方文化,到底是該批判性地繼承還是任由它自行發展自生自滅,抑或對其進行全面保護?網友的爭論讓我們看到在嶺南文化的保護與現代化的發展存在著文化認同的沖突,如何讓文化在全球化的視野下找到新的目標——有傳統的基礎、有現世的關懷、有未來的承擔,是值得坐而論道、苦練內功、起而行之的。
(記者 鄧毅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