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家年度盤點文學事件——
盼“莫言熱”帶動文學“常溫”
“對于‘莫言熱’,我覺得人不能靠冷和熱兩個極端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最好是常溫,燙的水喝了傷喉嚨,冷的水喝了傷胃,所以需要喝溫水。文學當然是會有起落,有的時候很低谷,有的時候很高潮、很熱烈,但是我希望慢慢地這股‘熱’能夠得到引導。”前天,文學評論家毛時安在星期廣播閱讀會年度盤點專場上,針對最近熱炒的“莫言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毛時安說:“實際上我在國內國外各種各樣的旅途中也發現了一個現象,大部分中國旅客在飛機上要么打瞌睡,要么玩iPad;而西方的旅客呢,他們在機場即便有時沒有椅子坐,手里也要拿本書看,上了飛機也是一樣。所以說,對文學的關注和熱情不是通過莫言獲獎這一個事件可以得以拯救的,而是希望借著這股子‘熱’讓大家對文學的關注不要迅速冷淡下去,使它有一個持續,就像暢銷書一樣,需要長期持續地暢銷,而不是一哄而起。”
毛時安的觀點得到了另一位文學評論家楊揚的回應。楊揚表示,莫言說眼前的愿望就是“安安靜靜地回到書桌前,在燈光之下再來寫作”,因為他是作家。但他在兩年之內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波及應該還會持續。比如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在兩年之內諾獎得主要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形象大使,到全世界去宣講、宣傳,特別是到一些中學去演講。楊揚認為,對于諾貝爾獎這么高的獎項,規定你在獲獎以后要到中學跟中學生交流,把各種不同背景的作家的奇思妙想傳遞給中學生,使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這么一段記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而中國在這方面的意識明顯是落后的。楊揚還指出,在這次關于莫言的報道中,英國《衛報》的一組報道令他印象深刻,該報主動找了莫言的那些譯者,比較了幾個版本的差別,提出很多有意思、有價值的信息。“莫言熱”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是一件好事,但我們傳遞和交流的信息深度及幅度還有待增強。
記者 陳熙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