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赴朝醫護人員: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比電影殘酷

        2010年10月22日 13:55 來源:大江網-信息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孫安國展示勛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中朝界河——鴨綠江,因為一場戰爭舉世聞名。拿破侖曾說:世界上有兩種最偉大的力量,那就是利劍和精神。60年前,朝鮮戰場上“東方精神”讓志愿軍所向披靡,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盡管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華夏大地依然處處傳頌著志愿軍的感人事跡。當我們回首抗美援朝戰爭時,不僅要銘記那些犧牲在戰斗一線的烈士,還要感謝那些默默奉獻的醫療救護人員,在飛機日夜不停轟炸的情況下,護理著在前線英勇負傷的戰士們。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戰爭60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記者走近一位赴朝老醫護人員,聽他講述那一段硝煙彌漫的日子。

          告別妻女赴戰場

          60年前,還是20多歲的小伙子,60年后,已是白發蒼蒼的耄耋老人。在江西省老干部家屬院,當記者見到87歲高齡的孫安國時,還沒進門,老人家就在陽臺熱情地打招呼,精神矍鑠。孫安國,14歲參軍,由于表現出色火線入黨,入黨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24軍704醫院院長。1951年結婚,就在女兒出生不足半年的時候,接受上級安排來到朝鮮上甘嶺,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512醫院院長。1958年12月,隨志愿軍醫院集體轉業到南昌。提起抗美援朝戰爭,老人家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為我們娓娓道來。

          從1952年到1957年,孫安國在朝鮮整整呆了5年,期間僅回了兩次家。就在他來到朝鮮后的第二年,同樣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也來到朝鮮和他并肩戰斗。孫安國坦言,當得知自己被批準去朝鮮的時候,心情萬分激動,思想上做足了準備工作,但對當時朝鮮的情況還是估計不足。初到朝鮮,才了解到條件的艱苦。不過,首次在坑道里召開的座談會,聽取了戰士們的意見和建議后,就立即被戰士們的精神鼓舞了。戰士們鏗鏘有力的“請黨和人民放心”的話語,無時無刻不影響著醫護工作者孫安國。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遠比電影殘酷

          即使對戰爭史知之甚少的人,也會因為電影《上甘嶺》及那首插曲《我的祖國》而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但提起初到上甘嶺的印象,孫安國說,電影固然好看,但它終究是后來的藝術作品,而不是現場的真實記錄。上甘嶺是個朝鮮的小村子,真實的上甘嶺遠比電影殘酷。當時的情境之下,那樣慘烈的戰斗,也遠遠超過電影的描寫。

          也許在常人眼中,只有戰士們作戰的區域才叫前線,可在朝鮮,對于美國飛機來說,不管前線后方都是一樣轟炸,所以醫務工作者也要終日在敵人的飛機轟炸中度過。孫安國和其他醫務工作者一樣,不僅要救治傷員,同時還要保護自己。據他講述,有一次為躲避敵軍轟炸,自己誤入炮彈倉庫險些喪命,后來迷失方向跑到了高射炮陣地,在戰士的幫助下才回到了醫院。

          當時的醫院建在山洞里,為有效救治傷病員,醫務工作者用盡了各種辦法克服困難,并創立了“五快”法則:傷員來了進房子快、吃飯快、補發被服快、檢查搶救和治療快、辦理轉運組織手續快。“和平年代的人很難想象戰爭時期部隊里的艱苦。朝鮮冬天最低氣溫可到零下三十幾攝氏度。送來的傷病員絕大部分都是凍傷或者燒傷,有些燒傷的人,沒有止痛藥,為了減輕疼痛,大冬天里把燒傷的手、腳放在冰水里,看著都覺得揪心。”提起當時的景象,孫安國老人仍唏噓不已。

          罐頭盒改裝成護理工具

          在孫安國家里,保存有一本由中國人民志愿軍后方勤務政治部編印的《功臣模范紀念史冊》,里面印有地下醫院的模型圖樣。從圖中可以看到,醫院設在一個大山洞內,上下共分六層樓,可容納百余名傷員。孫安國回憶說,由于轟炸不斷,醫務人員要像戰士一樣隨時轉運受傷人員。為了克服病房用具缺乏的困難,護士們用拾來的罐頭盒制成了大批飯勺、水碗和大小便器具等護理工具;沒有無影燈,就找來手電筒充當;沒有輸液架,就用紗布條綁起,總之是想盡辦法地搶救志愿軍。護士們為保持傷員衣物清潔,冬天到冰水中洗滌,一雙雙小手凍得像胡蘿卜,風一吹都裂出血口子。

          在孫安國看來,打仗就有傷員,有傷員就要及時搶救,救治傷員也是打仗!最忙的時候,每一個護理人員都要負責看護幾十個傷員,工作量很大。

          最多一天做60余例手術

          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經常是手術室外,敵人的槍炮聲一陣緊似一陣,手術室里,醫護人員們在不停地工作,一個傷員抬出去了,又一個傷員抬了進來。“印象中,1953年夏季反擊戰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忙著收治各種各樣的傷病員,往往是前一批剛剛處理好,后一批又送到了。”孫安國回憶說,而在戰況緊張的時候,最多一天能接到包括取子彈、止血等急救手術在內大大小小60多例手術。有時面對緊急情況,還要用木箱或學生的課桌搭起臨時的手術臺,搶救傷病員。醫護人員甚至忙得來不及換工作服,披上棉衣就往外跑。

          由于受到條件限制,手術室只能設在坑道里。而且為了避免被敵機發現,到了晚上,通風口也要用布堵住,硝煙味、血腥味、屎尿味彌漫在坑道里,讓人窒息。

          作為院長,孫安國和其他醫護人員一樣,下到病房,給傷員清理包扎傷口,端水喂藥喂飯,甚至端屎端尿,積極主動地為傷病員服務。此外,他還要時刻關注醫護人員和傷員的生存條件。

          撫今追昔老人感慨萬千

          在孫安國眼中,抗美援朝戰爭雖然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每當想起自己曾經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行列中的一員,回想曾經的戰友們,就會由衷地感到自豪。在孫安國的書桌上,記者看到長達15頁的稿紙,上面記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優異的醫護人員的事跡,有不怕敵機轟炸,奮勇搶救重傷員的劉秀珍;有初次接受護理任務,年僅16歲就照顧八十多名傷員的羅克賢;還有不分晝夜擔任洗手護士的朱勇,在1953年4月的后半個月,手術室總共做了二百多個手術,但所有患者都未發生感染。

          “60年過去了,當年很多事情我已回憶不起來了,我回憶的小事,與英雄人物相比更不值得一提。但黨和人民卻給了我莫大的榮譽。使我轉業到地方工作后,一直以此為動力,五年在朝鮮的經歷也讓我更加珍視醫務工作,令我終生難忘。”現在,87歲的孫安國在閑暇時間里,時常會拿出抗美援朝時期的一些書籍資料回味,同時,還保持常年閱讀的習慣,對如何關愛生命,保健身體很有研究。

          ■記者修杰淼 文/圖

        參與互動(0)
        【編輯:蒲波】
          ----- 文化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综合久久久久婷婷丁香五月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