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淫穢色情信息135萬條 ●封堵關閉淫穢色情網站1.9萬個 ●關閉未備案網站34.2萬個
記者7月23日從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底開展的打擊互聯網和手機網站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中,各地各有關部門周密部署,標本兼治,網絡傳“黃”得到有效遏制。截至5月底,全國共刪除網上淫穢色情信息135萬條;封堵、關閉淫穢色情網站1.9萬個,其中手機網站1.5萬個;關閉未備案網站34.2萬個,其中手機網站3000多個。
抓好源頭治理 確保整治取得長效
在專項行動中,工信部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強化對業務推廣渠道等環節的信息安全管控和應急處理,對存在管理缺失、違規推廣的116家企業進行清退,暫行終止業務合作,并與其余414家開展業務推廣合作的企業重簽信息安全協議,建立了合作伙伴推廣渠道報備機制;對743家接入服務商進行全面排查,對發現存在層層轉租問題的89家予以清退,并通過檢查服務器、業務協議、域名、IP地址等用戶資源使用情況,開展對層層轉租問題的日常監測工作;對1915家簽訂手機代收費協議的合作伙伴進行逐一清查,對流程不規范、資質有問題的237家予以清退,完善手機上網代收費管理制度,啟動對計費點常態化監測的技術手段建設工作。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全面實施域名實名注冊,停止解析涉“黃”域名4085個,并將3089個涉“黃”域名持有者列入黑名單。
此外,結合網絡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工信部和三大電信運營商還完善了各關鍵環節的業務流程、制度規范,制定了寬帶網絡接入、WAP網站內容和互聯網搜索引擎服務等相應的管理規定,完善了互聯網行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體系。針對涉“黃”網站變換域名、動態跳轉逃避監管等建立了網站黑名單聯動管理制度和互聯網行業管理跨省聯動機制,對涉“黃”網站實施跨地區、跨企業聯動處置,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建設來實現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長效管理。
強化技術防范 落實相關管理責任
為全面掌握互聯網主體信息和業務運行態勢,實現對網絡涉“黃”關鍵環節的常態化監測,提升對信息安全事件的預防、控制能力,工信部和三大電信運營商迅速推進各項技術手段建設工作。目前,網站備案系統改造工作已經完成,手機網站內容撥測系統、業務監測系統、企業資源管理平臺、手機WAP網關違法有害信息發現過濾等系統建設工作正在按專項治理計劃全速推進,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建設到位。
專項行動開展期間,各地對因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導致制“黃”傳“黃”的相關基礎運營商、接入服務商、內容服務商、網站管理人員等進行了責任追究。北京市網管辦對6家傳播低俗信息的網站負責人進行了誡勉談話,并監督網站對相關責任人給予降職、開除的處罰。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對兩家為未備案網站提供接入的服務商給予了行政處罰。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對違規接入未備案網站和傳播低俗信息網站的4家公司分別給予了處罰。
發揮媒體作用積極調動社會力量
從2009年11月23日起,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出“大量色情網站出沒手機網站——聚焦手機網絡色情”,由此拉開整個手機“掃黃”風暴的序幕,此后,《焦點訪談》欄目相繼播出“聚焦手機網絡色情”之“誰是推手、誰在受益”、“免費色情網站背后的利益鏈條”等9期專題節目,推動了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與此同時,《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專門成立了手機“掃黃”專題報道小組,全面追蹤、深度挖掘相關線索,為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其中,僅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提供線索、中央媒體刊發的相關報道和點評就達400余條,搜狐、新浪等網絡媒體先后轉載157萬余條。
與此同時,各種社會力量也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投入到這場網絡“掃黃”戰役中來。中科院規劃戰略局專門向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推薦了由其所屬科研人員組成的網絡“掃黃打非”工作咨詢專家組,專門就專項行動中的相關技術問題提供咨詢和建議。北京市組建了“媽媽評審團”,由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家庭主婦等組成的評審人員,以“兒童最大利益優先”為基本原則,對互聯網上暴力、色情、恐怖等低俗信息的內容進行舉報、評審,形成處置建議反映給相關管理部門。廣東省開展了萬名母親網絡護衛行動,發動廣大母親和家庭成員積極行動起來,為凈化網絡、保護孩子獻計出力,參與簽名的母親超過10萬人、網絡點擊率達100多萬、舉報不良信息2.2萬多條。 (記者賴名芳)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