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砥柱銘》鑒定細節
自黃庭堅《砥柱銘》手卷在剛剛結束的保利春拍中創下4.368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并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后,有關《砥柱銘》的真偽之爭就一直沒有平息。昨天,《砥柱銘》“贗品說”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一位河南的書畫愛好者認為這幅《砥柱銘》是贗品,并提出若干“證據”。面對這些疑問,曾為《砥柱銘》做過鑒定的臺灣故宮博物院傅申先生做出了詳細的解讀。
-鑒定專家傅申解讀鑒定細節
其實,因書法長卷《砥柱銘》中,沒有作者黃庭堅的落款,其真偽問題一直以來也就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傅申先生傾盡幾十年研究黃庭堅書法,如今已經是世界公認的書法鑒定專家。他當年博士論文寫的就是黃庭堅,全世界黃庭堅流傳下來的作品傅先生都有親自過目,包括日前被拍賣的《砥柱銘》。而此次拍賣前,保利方面還專門將高保真的拍品復印件送到臺灣,請傅先生作過鑒定,他給出的結論為“真跡”。
日前記者跟隨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考察時曾經就此事采訪過傅申先生,他特別指出自己研究黃氏作品過程中,也經歷了一個“從存疑到肯定的過程”。在他35年前的黃庭堅研究論文中,就曾對《砥柱銘》真偽存疑。其理由是,雖然長卷筆法與結字都與黃庭堅其他各卷有相同符合之處,但用筆速度比其他行楷都要快速,出鋒尤為爽利迅疾,而無黃庭堅晚年代表性的戰顫波折。
-專家同樣有從存疑到肯定的轉變
時隔多年后,傅申又撰寫了新的學術論文《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卷〉研究》,駁回了自己先前的存疑,理由為從《砥柱銘》的筆法結字來看,其絕大部分的字與其他黃庭堅真跡的用筆結字是一樣的,只是有創作時間上的不同。而從字距行間的習慣來看,《砥柱銘》也符合黃庭堅的創作風格,確定該作品為黃庭堅大字行楷前期到晚期書風轉變期間的產物,最后終于認定這件拍品為“真”。
而在傅申先生的專著《從存疑到肯定鑒黃庭堅〈砥柱銘〉真偽》開篇中他即提到:“存疑”不等于否定,有疑而不解,風吹草動,莫不驚心,因此不論是對做學問或人生態度而言,都可能因“疑心生暗鬼”。近期《砥柱銘》易手,引起了眾多的關注,故而重溫舊題,較為細心地爬梳了此卷的有關資料,參考手頭已有的學者意見,一再地思考并自我辨正,得出結論,肯定此卷為山谷書風轉變期的真跡。
-文物有真偽之爭非常正常
記者昨日就《砥柱銘》引發爭議一事致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權威鑒定專家張習武先生,他表示,文物存在真偽之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除去考古發掘現場獲得的文物之外,在拍賣行拍賣、甚至在博物館收藏展示的個別藏品都有可能存在是真是假的爭論。在歷史上,一些即使經過《石渠寶笈》著錄、甚至被皇帝把玩過的寶貝,真偽之爭甚至到現在都沒有結束!拔奈锏恼鎮沃疇幰恢本痛嬖,有關《砥柱銘》的爭論也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是,不能小看中國收藏家的眼光。能夠斥資4億多元買下幾百余字的宋人書法,之前如果沒有對此的詳細研究和多方考證,任何一個藏家也不會輕易出手,說一件作品是真是假也不是看幾張照片就能夠草率結論。”而拍賣方北京保利拍賣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砥柱銘》早已得到很多專家的認可,啟功先生在1983年作為顧問編著的《中國書法全集》就將《砥柱銘》收錄到《黃庭堅卷》,認定為中國學術界存世不多的幾件黃庭堅書法真跡之一。
王巖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