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營收益權制度在廣東落地 首批權證發放
中新網韶關3月31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近日發放首批林業經營收益權證,拿到權證的當地5家企業為此獲得銀行貸款授信共1100萬元,標志著林業經營收益權制度在廣東落地生根。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稱,這意味著廣東省林業經營主體權益保障邁入新階段,林下空間等林業經營權能轉化為可流轉、可融資、可收益的“綠色資本”,開啟了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山入林”新模式。
“拿到這份權證,發展信心更足了!”手持廣東省第一份林業經營收益權證,翁源縣農康生態家庭農場負責人沈仲燈說。他計劃用貸款資金擴大經營規模。

2024年,韶關市被確定為廣東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探索市。以此為契機,韶關市積極探索林業經營收益權證模式,確定在翁源縣、始興縣、南雄市開展試點,率先對林業經營者發放林業經營收益權證。
同時,韶關市健全金融支撐配套機制,以林業經營收益權證辦理質押,創新推出林業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綠色金融產品,有效解決困擾林業經營主體的確權、融資難題,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為林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據了解,林業經營收益權主要包含林下經濟、經濟林、林業碳匯、濕地環境、森林康養、森林旅游、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等非木質經營和獲得補償及入股、托管、合作收益的權利。林業經營者可憑林業經營收益權證辦理流轉交易、質押貸款、項目申報、示范評審和林業資產證明等事項。
當前,廣州、韶關、茂名等市和恩平、英德、平遠、連平、封開等縣(市)已先行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鶴山市開展全國林權登記提質增效試點工作。
根據《廣東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廣東將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引領作用,研究將符合條件的林權交易服務、林產品加工和銷售、林下種養、森林景觀利用等納入綠色金融支持范圍。
此外,廣東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林權抵押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林業經營收益權等質押貸款業務,開發適合林業發展的中長期貸款等創新產品,簡化貸款手續,加大對林業貸款的支持力度,支撐現代化林業產業建設。(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