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助企業“躍遷”
中新網上海3月21日電 題:從“成功出海”到“出海成功”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助企業“躍遷”
中新網記者 李姝徵
上海康耐特光學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耐特)注冊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是中國唯一躋身全球十大樹脂鏡片制造商的企業,產品行銷90余國。
2024年4月,康耐特計劃在泰國新建生產基地。如何在當地組建人才團隊?如何進行境外投資備案登記?在21日召開的2025中資企業高水平“走出去”大會現場,康耐特首席財務官許胡寅對記者坦言,首次出海建廠,“我們也挺迷茫的”。
在這個節骨眼上,臨港新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出海提供幫助。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康耐特便借助該平臺,與4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輪流展開咨詢,快速掌握境外市場人力資源情況。與此同時,臨港新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還針對境外投資政策、備案流程等細節給予企業指導,協助企業厘清海外架構。
“目前,我們已經初步實現前期投資和資金出境籌備工作,并且獲得了海外建廠土地的產權。”許胡寅透露,預計明年康耐特位于泰國的工廠將初步投產。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加速重構,中資企業正從“試水”海外轉向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作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橋梁,臨港新片區正幫助企業“成功出海”躍遷至“出海成功”。
“出海成功,意味著企業能在當地生存,并且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融貿易處副處長殷軍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化突圍靠的不是企業的單打獨斗,不僅需要產業鏈的協同出海,更需要服務機構的伴隨出海。
殷軍介紹,為此,臨港新片區成立的“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大幅度提高企業的溝通和辦事效率,實現企業出海咨詢“只進一扇門”。與此同時,臨港新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的國際服務商聯盟,已吸引超過300家海內外專業服務機構入駐,覆蓋金融、法律、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20項專項服務領域。
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創新舉措,更解決了中企資金缺口的“燃眉之急”。
非居民并購貸款首單落地新片區。此間官方表示,臨港新片區率先在貸款比例、期限等方面放寬非居民并購貸款限制,進一步滿足“走出去”企業融資需求。得益于該優勢政策,浦發銀行完成全國首單科技企業跨境并購貸款試點業務審批,為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跨境并購海外企業的交易提供并購貸款。
當日會上,臨港新片區發布支持企業出海的一攬子舉措,包括發布《臨港新片區關于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的若干措施》;臨港新片區涉外中心揭牌,20家企業出海重點服務機構集中入駐簽約;13個臨港新片區“走出去”中國服務分站和24個海外聯絡站發布。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主任陳金山表示,臨港新片區將在跨境離岸金融、跨境離岸數據、高能級航運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開展更大程度的開放壓力測試,進一步建強“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包括法律服務、投資服務、融資服務、保險服務、產業鏈協同出海、數據跨境等一系列的專業化服務。(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