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服務 上海助陣低空經濟、量子計算等未來產業發展
中新網上海3月19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近期印發《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推出31項措施促進上海服務業創新發展。
在科技領域,上海圍繞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積極補鏈、延鏈、強鏈,培育科技服務業的新模式和新業態,也為未來產業發展打下穩固地基。記者19日就此話題走訪了滬上多家科技企業及機構。

2024年,上海技術合同認定登記53864項,成交金額超過5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作為上海重要的技術轉移平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簡稱:東部中心)的執行總裁鄒叔君19日在受訪時表示,這兩年東部中心開始全面往產業化方向發展,比如在低空經濟方向,東部中心聯合同濟大學等共建了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在綠色低碳產業上,東部中心聯合復旦大學共建了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
以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為例,據鄒叔君介紹,該中心首期有12個項目,經過8個月孵化,其中兩個項目已進入產業化投資,分別獲得了1000萬元和2000萬元的投資。
“科研人員攜論文進來,我們展開全程服務,幫助他們找應用場景、做樣機、注冊企業及找到產業投資。”他說。
作為部市共建的首家國家級常設技術市場,成立于1993年的上海技術交易所也在為高校、科研機構輸出科技成果搭建平臺。上海技術交易所總裁顏明峰介紹,上海技術交易所計劃在今年上線“未來產業專板”,目前正瞄準量子計算等未來產業領域,進行交易方案設計等相關工作。
上海近年還采用“免申即享”(免申請即可享受)等方式,給予企業一定數額的財政獎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藍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享受到上述政策的高成長性企業之一。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業起步于衛星的激光通信,愿景是做激光通信技術的泛在應用,構建全域無線光網絡生態體系,目前其產品不僅應用于多顆通信衛星,還與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展開地面產品的合作。
藍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楊一超在當天受訪時表示,在企業快速成長的這三四年里,得到了上海相關部門的專業牽引與支持;上海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也是助力企業高速成長的因素之一。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翟金國表示,上海將重點關注硬科技與新興領域的高成長性企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