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川“地下挖煤,地上儲碳”:儲備林盤活“雙碳經濟”
中新網蘭州9月2日電 (劉玉桃 張婧)初秋的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漫山遍野的綠樹映入眼簾,仿若給大山穿上了一件新衣。“以前這里山都是光禿禿的,現在滿山栽種樹木,蒼松翠柏,綠色成黛。”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黃興多說。
去年以來,白銀市平川區打造45萬畝國家儲備林,不僅儲備木材,同時修復當地生態環境,成林后45萬畝的國家儲備林年均還可吸收二氧化碳720萬噸左右,滿足平川區碳中和的需求。
黃興多介紹說,45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完成后,平川區森林面積將會跨越式增加,區域生態環境也將明顯向好,預計年增加水源涵養能力6000萬立方米,減少水土流失224.8萬噸,森林覆蓋率提高15個百分點,全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18%以上,實現“地下挖煤、地上儲碳”的良性循環,盤活“雙碳經濟”。
多年來,地處甘肅中部、黃河上游的平川區,因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土壤干燥,植被稀疏。加之當地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在開采同時,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一定影響,這里少見綠色,形成成片荒山禿嶺。
平川區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確定儲備林樹種有國槐、側柏、刺槐、云杉、白蠟、榆樹、旱柳、元寶楓、文冠果、蘋果、紅棗。據統計,這些樹木30年后可生產大量木材,將有效緩解當地木材供需矛盾,同時林果產業也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此外,平川區內主要碳排放企業為華能熱電、中煤二電,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60多萬噸,45萬畝儲備林完全可以滿足區內碳中和需求。
走進林地,工人正在給樹木澆水、施肥。“對我們來說,種樹是從小就會的本事,來這里打工幾個月了,每天有120元工錢,家門口掙點零用錢。”家住平川區水泉鎮的農民胡廣彩說,因為要照顧家中“老小”,沒有什么技術的她,能掙點錢已知足。
據了解,45萬畝儲備林工程建設將吸納農民就近就地務工8000余人,務工收入達到3.84億元,人均可增收4.8萬元。利用溝壩地、非農撂荒地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村集體以土地入股公司,收益按比例分成,村集體保底收入不低于年收益的10%。同時,大家還可參與營林管護、勞務實現家門口就業,45萬畝林地僅管護費年約3240萬元,將切實增加民眾收入。
針對當地干旱少雨的特征,平川區將采取工程造林方式,全面推廣應用集水節水造林種草技術,通過配建控制性水源工程、節點調蓄水池和節水管網等措施,解決灌溉用水的問題。同時采用施工方“三年造、五年管”模式,建立完善綠化后期養護管理制度,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看、責有人擔。
下一步,平川區將創新“國家儲備林+N”模式,將“綠色通道、美麗鄉村、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體育公園、生態修復、流域治理、水系連通、全域無垃圾治理、村集體經濟、群眾增收”等融入國家儲備林建設,增強經濟效益,持續帶動農民增收。(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12:56:52
- 2024年12月27日 11:51:32
- 2024年12月27日 11:26:45
- 2024年12月27日 10:50:36
- 2024年12月27日 10:48:50
- 2024年12月27日 10:48:18
- 2024年12月27日 10:44:28
- 2024年12月27日 10:22:05
- 2024年12月27日 08:19:35
- 2024年12月27日 07: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