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大棚經濟培養“新農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中新網興安盟7月27日電 題:大棚經濟培養“新農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中新網記者 趙永厚 張瑋
站在長滿節節高的蘆筍大棚里,張春榮和著汗滴的臉上笑開了花。“今年蘆筍價格還不錯,一斤能賣25元左右,我去年試種的二棚蘆筍,已經成了市場上的緊俏貨。”
這幾天,蘆筍進入修剪期,張春榮每天都要進棚看看這些“小家伙們”的長勢,“看,這底下全是根兒。蘆筍的采收期能長達10個月。”她掀開地膜向記者“炫耀”道。
張春榮的大棚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的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園。2013年,該生態園建成設施農業大棚1200座,成為當地“產業培育、農民轉移、扶貧開發”的重點工程。
2014年,張春榮入駐生態園發展種植業,共種植600平方米大棚,主要種植茄子、黃瓜、葡萄等品種。
“3年前,偶遇一位農業專家建議我們可以試著種蘆筍。”經過多方考察,張春榮和丈夫常明海決定嘗試勻出兩個大棚種蘆筍。
南方蔬菜在北方種植,這給張春榮夫婦提出了難題,兩人不斷走訪學習,終于破了種植難題,卻在銷路上遇到瓶頸。
“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南方蔬菜怎么吃。”張春榮把蘆筍拉到街里賣,并向顧客一遍遍介紹著,“蘆筍可以起到保護血管、降脂的作用。”夫婦二人甚至免費送上烹飪方法。
逐漸,這款南方蔬菜被北方民眾認可,且由于好品質和省費用,當地的很多飯店都來找張春榮訂購蘆筍。
“蘆筍是多年生的植物,能受益多年,現在見效益了,效果還挺好,光蘆筍一年就能收入七八萬元,”常明海告訴記者,現在,他家的大棚蔬菜七七八八加起來年收入能達十幾萬元。
一大早,突泉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醴泉小區扶貧就業基地的設施大棚內熱鬧非凡。
易地搬遷戶鄭玉泉正在招呼前來采摘香瓜的顧客:“這瓜特別甜,綠色食品,吃完保證你還想吃。”
53歲的鄭玉泉幾年前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未搬遷之前,一直在太平鄉五星村大棚戶家里打零工。
2017年,鄭玉泉在政府的幫扶下,開始在賽銀花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園區承包大棚種植蔬菜,一家人的小日子迎來了轉機。2019年,他家通過易地搬遷住上了新房。
“今年的辣椒和蔥價格特別好,一棚蔥就賣了10000多元,辣椒剛剛售賣一周,就賣出3000多元,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兩倍。收完大蔥和香瓜,我還能種一茬秋白菜,又是一筆收入。”今年,鄭玉泉承包了5座設施農業大棚,種上了香瓜、西瓜、辣椒、大蔥等果蔬。
如今的鄭玉泉已經是大棚種植的老把式,當上了種植“小隊長”,經常指導村民果蔬種植技術。
夏天,櫻桃進入修枝管理的季節,王嬌帶領著工人們在大棚里忙得不亦樂乎。
4年前,她把原產于熱帶的“VC之王”引進冬長夏短的北方,查閱種植文獻、咨詢相關專家、進行實地考察,最終挑選出更適合在北方溫室大棚種植的櫻桃品種。
“在當地培育櫻桃很吃力。”王嬌說,“種植初期遇到很多困難,摘心、疏花、疏果、拉枝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難點。”
由于櫻桃萌芽時所需溫度較高,但溫室大棚地表溫度遠遠達不到櫻桃萌芽所需要的溫度,王嬌便通過人工取暖的方式來保證櫻桃的正常生長需求。
如今,櫻桃的培育技術已趨于成熟。每年4月中下旬,櫻桃上市,“一棵櫻桃樹能產近30斤果。”王嬌還將自己的櫻桃大棚建成了采摘園,櫻桃在成熟時,游客絡繹不絕。
近年來,突泉縣全力打造集智慧、科技、品牌、休閑觀光、生產于一體的現代化設施農業示范區。截至目前,該縣溫室大棚總數達到5349座,反季節蔬菜年產量在40000噸左右,工廠化育苗能力達1000萬株。
2022年,突泉縣新建兩個現代農業休閑體驗園,預計年接待采摘游客50000人次以上。(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