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江蘇衛視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錄制現場。 中新社發 姚俊 攝
“惟收視率”誘導逐利亂象
相親節目低俗化,當止!
編者的話
6月4日,本版以《相親節目,誰在玩“火”》為題,重點關注了時下一些電視相親交友類節目開辦過程中的一些不良傾向。當日“編后”中,我們提出,要警惕一些相親交友類節目正在“成為個性張揚、搏位出名的平臺,成了各種價值觀甚至‘把無恥當可愛、把隱私當噱頭’這種低俗價值觀放大的公共空間”。近日,本報記者就這類節目的影響程度、社會成因、時代特點等,展開更進一步的采訪調查,本版與人民網聯手推出“相親類電視節目(網民)問卷調查”。希望通過這些調查,為讀者的正確判斷與選擇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同時,對社會轉型期間媒體如何肩負社會責任、公共權利如何捍衛、道德底線如何堅守等爭議話題,提出我們的觀點。
近來,一股“相親”熱浪在熒屏上勁刮。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浙江衛視《為愛向前沖》、東方衛視《百里挑一》……一時間,電視上的紅男綠女,大談拜金、享樂,一批“個性十足”的男女嘉賓迅速躥紅網絡,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隨之也引起社會廣泛爭議。
國家廣電總局日前下發通知,著手治理整頓相親類節目泛濫、造假、混淆正確價值取向等不良現象。電視相親節目從引“火”上身,到跳進“火坑”,前后不到半年時間。
節目
鼓勵出位表演
“我們也沒想到節目能火成這樣。”《非誠勿擾》欄目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節目最初的策劃是在2009年的5、6月份,例行提交第二年的節目形式策劃案,結果有1/3的策劃案指向了“剩男剩女”話題。
《玫瑰之約》、《相約星期六》這樣的傳統婚戀交友節目形式并沒有成為《非誠勿擾》欄目組的選擇,“經過跟社會學者溝通以及觀摩國外的此類節目之后,最終確立了 ‘天涯社區’式的內容組織方式。”
在1月15日的第一期節目中,隨著“只提供邂逅,不包辦愛情”的口號,24位女嘉賓、5位男嘉賓在華麗的燈光和漂亮的音效中亮相,《非誠勿擾》正式與觀眾見面。
“到位”的思路讓這個亞黃金時段的節目來了個開門紅,第一期的收視率達到1%以上,媲美該頻道主打欄目《人間》。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3月下旬,《非誠勿擾》的收視率已經超過了穩坐了10年“綜藝大哥”位置的《快樂大本營》,坐上了娛樂節目老大的交椅。
“在早期節目中,他們比較注重嘉賓的特殊性,并且希望嘉賓在舞臺上要有表現力,上節目放得開。”一位長期關注節目的知情人告訴記者,“那些嘉賓平時也都是特別能說,但有時候就是放得太開了。”記者從一份《非誠勿擾》選擇嘉賓標準中也尋到這樣的痕跡:有特殊經歷、情感故事者可優先考慮;職業類型比較特殊者可優先考慮;特別愿意表達自己,個性特殊,表現力超強者可優先考慮。
小雪(化名)參加《非誠勿擾》的經歷也證實了這種說法。整個面試過程中,編導最關注的還是她的性格特點,并希望幫她貼一個標簽,比如潑辣型,溫柔型,并要求她把這個特點無限放大,呈現一定的節目效果。“他們希望能講、敢表達的。”小雪透露了當時面試中的一個細節。
“如果你遇到一個帶小孩有離異經歷的男嘉賓,你會講什么?”小雪當時被編導問過一個這樣的問題。
“我們不太合適,但是希望你繼續努力,總會遇到一個好女人的。”小雪鼓勵型的回答卻得到了編導的否定。“如果這樣,我們就不需要你上臺了,能這樣講話的人有的是。”小雪在編導的提示下又繼續回答“那你還配不上我”,直到這句話出來,編導才感到滿意。此外,編導還舉了馬諾等幾個比較敢表達的女嘉賓的例子對小雪進行啟發。
廣告
價格水漲船高
靠著馬諾、朱真芳、劉云超等一批“敢說話的人”起家,《非誠勿擾》一路高歌猛進,首復播的收視率都節節攀升,廣告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某廣告代理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廣告銷售非常火爆,想在《非誠勿擾》上投放廣告,詳情要咨詢客戶經理。
記者隨即致電該客戶經理,對方表示,現在首播時段的插播廣告“肯定要等幾個月”,而且按照新的刊例價,“完全沒有折扣”。重播時段的插播廣告8月比較有希望,是在目前首播刊例價的基礎上打四折。
她告訴記者,因為節目收視率暴漲,廣告刊例價也已上調了4次,不但首播的廣告投放商沒有了四折的優惠,復播的刊例價也上調至跟首播一致。即使這樣,排隊商家也不在少數,“就算是上重播的廣告,也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另外,該客戶經理還告訴記者,《非誠勿擾》中的軟廣告價位會更高,“一年的欄目冠名要1個多億,一個季度的口播要1000多萬。”
“其實廣告收入還不是欄目經營性收入的全部,根據慣例,利用高收視率來說明自己的品牌價值得到了提升,由此一些商業性活動的收入也會提高。”某廣告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嘉賓
一夜成名“捷徑”
“馬諾已經賺足了人氣,出場價也高出了好幾倍,接近二線藝人吧,我現在要幫她轉型,出唱片、排話劇,而且現在有幾家公司想簽她。”自稱是其經紀人的張爍對馬諾的迅速躥紅也很意外。
而3個月前,馬諾不過是北京一個不出名的平面模特。
這一切的改變,源于她在《非誠勿擾》里對公眾價值底線的挑戰:“寧愿在寶馬車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車上微笑”讓她成為話題人物,也給她牢牢地貼上了“拜金女”的標簽。
《非誠勿擾》之后,負面消息不斷的馬諾反而成了一些衛視的“香餑餑”,受邀上了《越跳越開心》、《周日我最大》等幾檔欄目。這幾個欄目也借著馬諾的人氣,當期節目的收視效果頗為可觀。
但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新人從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時間。”橙天娛樂副總裁伊簡梅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新人的推廣是件耗時、費力的事情,有一個漫長的再培養和創作過程。
在張爍看來,馬諾的躥紅省去了在網站發帖制造話題的第一個環節。張爍也并不諱言,事情的整個過程中有一些策劃,“有參與、有放大、必要的時候也會主動放些新聞點出來。”
“紅人不能缺少話題,說白了,我們與媒體之間也是互相利用。”張爍說馬諾紅起來之后,先是接到不少電視臺上節目的邀請,同時商演和廣告也紛至沓來,現在是按照接近二線藝人的標準。再接著就有演藝公司想來簽她。張爍最近還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改變馬諾在公眾前的形象,幫她撕去“拜金女”這個標簽。
“一個靠非正常方式出名的新人,要想在娛樂圈里有發展,最終都會走‘漂白’這條路。”某娛樂圈人士告訴記者。(記者 尹曉宇)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鵬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