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讓股權文明豐富和升華
創業投資正成為推動中國資源配置體系和金融結構重組的重要推動力,中國創業板市場推動創業投資大潮的形成,成了資本市場發展不可估量的能量聚集。擴大直接投資比重不是簡單人為地降低銀行信貸,而是形成啟動民間直接投資的機制。民間資金資本化、公司資產證券化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微觀基礎,成為證券市場發展的實體經濟基礎。
股權文明是現代金融文明的高級形態,較之債權文明更加體現誠信、合作、治理平衡等理念。股權文明在創業投資推動下呈現更加豐富的契約化內涵,因多層次資本(股本)形成和交易過程而變得精彩紛呈。
成長性企業是創業板IPO的主體要求,這不僅是創業板發行人定位的定性要求,還是發行人條件的核心。發行人要么利潤持續增長(是保持增長趨勢而不是簡單的直線式增長),要么營業收入保持增長30%以上。
股權參與是企業組織形態開放化提供的資本合作方式。現代公司組織是信合、資合、人合組織,有限制度將資本、人員組合起來,由專業技術團隊進行職業化經營,這是經典的公司組織模式。資本組合就是股權參與的過程,股權按照一定的規則參與并按一定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責任和風險,這就是股權文明的合理內含。股權文明體現以資本份額為單位行使資本民主的權利,這種民主權利的行使以自由參與為前提,遵循有限規則(有限責任、有限權利的結合),這是經濟文明的一種集中體現。
股權參與和股份融資催生了創業投資,創業投資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投資方式,與創業企業同生同長,植根于實體經濟沃壤,與一般金融工具或金融資產投資有本質區別。世界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啟示是,一個國家經濟在世界的話語權,取決于“貨幣話語權”和“資產定價權”。資產證券化和次級貸款引發的金融衍生創新引發現行資產定價體系的崩潰,而創業投資直接面向實體經濟,其泡沫程度總是少于其他結構性產品的泡沫程度。
一個經濟體系效率的關鍵在于市場環境不斷形成創業資本。創業資本的形成使資本內含多元化,“有智慧的資本”成為更有價值的資金,也成為創造價值的工具。作為社會化分工協作的產物,創業資本可能因某些特定的資源聯結而成為創業企業孕生和發展的催化力量。這樣的資源包括產業背景或經驗、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經驗和能力等。
資本市場的發展不斷促進創業資本的形成,而創業投資又為資本市場形成外圍的環境。因此,創業投資市場被認為是資本市場的外圍層次,這個層次的發達程度決定著資本市場的成熟程度。
創業投資是一個內含和外延并不十分確定的概念,但全球對創業投資的核心內含和監管取向漸趨明朗。從社會看,各類投資性組織形態萬千,有私募性的投資性組織,也有公募性的投資機構(如開放基金)。有專事非上市公司的投資,也有既投資非上市公司也從事上市公司股權的投資。有集合性投資組織,也有公司型或獨資性投資組織。經過金融危機后,歐美國家對私募性股權投資機構正在發生偏向監管的轉變。
中國創業板市場的啟動引致資本市場“一生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擴大了創業資本的生存發展空間,創造了創業資本實現價值的舞臺。五花八門的創投形態登上創業板舞臺,存在引人注目的“突擊增資”和“關系轉讓”。人們在看到創投“賺快錢”賺“暴利”的同時,在質疑可能出現的“PE腐敗”的同時,也應看到品牌創投的參與,培育和提升著創業板公司的價值。
創業投資機構較之一般的投資者,屬于一種價值取向的機構力量。資本市場發展既取決于創業型公司數量的增長,也取決于投資者的規模和質量。中國高儲蓄資源因創業投資市場的發展而得到啟動,中國資本市場也因創業投資機構的成長而出現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機構投資者長期執著參與資本市場,這是資本市場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脊梁。機構投資者是分類的,有財務性資產管理型投資者,有中介服務伴生的機構投資者,而創業投資機構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特別是創業板市場的戰略性股東,成為投資者約束和市場自我調節的中間力量。
股權文明的昌盛,應當表現在資本市場的場內和場外兩個層次。場外市場分為有組織的場外市場和無組織的場外市場,創業投資按照公司發展階段分為種子投資、VC、PE投資等PRE-IPO投資形態。這種投資區別于IPO投資以及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或許表現為金融性投資。創業投資通過二級市場實現價值,形成創業投資收益,也通過其他股權轉讓方式實現投資收益,創業投資失敗也招致風險。因此,創業投資屬于風險投資,正是這種高收益與高風險相伴而生的特點,形成全社會敢于承擔風險和支持創業、創新、創造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一個國家民族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經營創新的重要支持力量。這已經為美國硅谷等經驗所證明。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目前達100多家,而且正在快速擴張,從而形成創業板的創業投資財富效應。這種效應是股權文明昌盛的生動表現,是全球金融危機中的“中國風景”。
股權文明與公司文明相伴而生,構成公司文明的核心內含并促進公司文明的昌盛。公司文明體現為公司通過不斷完善的治理結構,創業業務增長和價值成長,實現創業“股權說話”和民主決策的經濟基礎。從公司生命階段看,由種子投資、孵化培育投資、到PRE-IPO的風險性投融資,創業投資形成的股權通過發掘、發現、提升公司價值,最終推動公司IPO,實現創業股權的“增厚”。公司上市后,公開股權交易及積極并購交易創造出公司組織的集中和公司股權的流動性價值。上市公司成為股權文明的集中載體,股權價值的評估和交易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公開透明的股權成為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流動性管理的基本工具。
退市與上市機制是股權文明的兩個重要標志。上市機制,吸引著創業投資的興旺。退市機制,決定著股權文明的完整形態。創業板直接退市機制決定著股權交易的紀律,經營失敗或不符合上市條件,觸發成文的退市標準,投資者承擔最終的有限責任,這將反向促進投資者約束機制,促進公司治理和公司自治的有效性。退市機制約束的硬化,還會產生一個積極效應就是促進股權交易的活躍。主動退市可能成為公司股權并購的重要內容。圍繞主動退市,資本市場將形成積極的結構調整功能,股權交易的內含將更趨豐富。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