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值此創業板開板一周年之際,本報從今日起推出一組系列文章,文章對創業板推動“四創”和豐富資本市場股權文化等做了較為深入的闡述,對創業板市場建設戰略、發行條件及相關規則做了較全面的透視。文章在總結創業板這一新市場提升公司治理結構性路徑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推進上市公司治理文明的現實途徑和長遠方向。
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金融戰略最大的啟示在于,一個大國經濟須有“貨幣話語權”和“資產定價話語權”。后者需要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寬度取決于多層次資本市場戰略的成功。
中國走向市場經濟文明新境界的兩個關鍵,或者中國發展和進步的兩個重點,從社會角度看最緊要的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稅務等領域的公平和文明。從經濟角度看,筆者以為最核心的是促進與傳統價值并行不悖的創業、創新、創造、創投及股權文明,這涉及釋放中國智慧潛能和建立持久公平經濟的能力。創業板或許從一個重要角度正在為此做貢獻。“四創”即“創業、創新、創造和創投”,這是時下中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主題詞。
本文論述的幾個假設或預測性觀點:一是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增長將引致中國經濟增長的持久支持;二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將引領中國資本市場生態的重大變遷;三是創業投資市場將改變中國資本形成和配置的機制;四是自主創新浪潮將激發中國人的集合智慧力;五是新經濟、新技術、新模式將改變中國的國際勢位和世界未來。
討論本文邏輯的幾個制約條件或難點:一是小企業良性融資機制如何形成?二是直接融資比重如何建設性提升?三是自主創新機制如何形成?四是創業投資市場如何規范形成?五是成長性(風險性)企業如何價值評估和定價?六是理性機構投資力量如何形成,或者買方約束的市場機制如何形成?
創業板豐富資本市場文明內涵
創業板市場經歷醞釀徘徊、正式法制建設、正式籌備及創業板極速推進和平穩推出、創業板平穩運行并逐步定位成熟的發展階段。2000年到2007年10月,創業板在中國資本市場起伏動蕩中醞釀,以2005年中小板啟動作為過渡。2007年至2009年3月31日是創業板市場法規制度建設的實質性階段,最終推出創業板IPO辦法及配套法規規則,形成創業板市場的戰略定格。2009年6月至10月,創業板正式籌備并快速推進,于10月23日正式啟動,10月30日首批28家正式上市。2009年10月23日到2010年,創業板在萬眾注目中平穩向前,家數規模快速增長,中國證監會總結經驗逐步明確落實市場功能定位,引導股權投資和公司的規范。創業板市場與主板市場形成良性并行局面,多層次資本市場呈現新的生態大觀。
成長中的中國創業市場定位日漸清晰:一是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承上啟下,構成中間層次;二是企業進入主體是創新增長型企業;三是投資者主體是適當性合格投資者;四是監管審核主體與主板市場分開,單獨的審核、日常監管和隊伍更大的發審委。
資本市場文明的核心在于與增長掛鉤的股權價值和資產價值評估功能。資本市場不是一種單純的財富再分配機制,而是通過對創業企業成長的支持實現價值的增長,從而引來市場的“財富效應”,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客觀上引導資源配置功能,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應當講,資本市場文明表現為多方面,但核心功能是定價功能,財富效應和資源配置功能都是衍生性功能,圍繞資本市場核心功能發揮作用,資本推動制度文明的機制形成,這些制度文明包括公司治理文明、中介服務文明等。
中國發展和進步的重點,從經濟角度看,最核心的是促進與傳統價值并行不悖的創業、創新、創造、創投及股權文明,這涉及釋放中國智慧潛能和建立持久公平經濟的能力。創業板或許從一個重要角度正在為此做貢獻。
2009年10月23日開啟的創業板市場產生了持久的“燈塔效應”,那就是圍繞“創業、創新、創造、成長、規范”十個字產生的社會資源配置效應,科技資源、資本資源、企業家資源因此而聚合,創業投資全面啟動民間資本化。
中國創業板對資本市場巨大的邊際貢獻促成了多方面的進步。一是IPO多層次競爭;二是股票發行審核制度正在發生變革,充分發揮市場約束作用成為證券供給制度的基本內含;三是上市公司差異化,創業企業上市,民營企業、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高成長企業,引來資本市場風景線的變遷;四是投資適當性及投資理念多元化,風險型投資對創新成長型企業的投資正在改變常規投資的估值定價。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