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融合推動云南西雙版納鄉村振興
中新網西雙版納4月12日電 題:茶旅融合推動云南西雙版納鄉村振興
作者 陸希成
清晨六點,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南糯山上,哈尼族茶農王小芳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穿梭于茶樹間,捏住一枚枚春茶嫩芽,輕輕摘下放入簍中,動作嫻熟。她告訴記者,“春茶季時,我是茶農;閑暇時,我是農家樂老板。”
西雙版納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擁有豐富熱帶雨林資源和獨特氣候條件,是中國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著名旅游勝地。勐海縣位于西雙版納州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擁有南糯山、布朗山、老班章等著名古茶山,素有“中國普洱茶第一縣”之稱。2024年,該縣年產干毛茶超4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超百億元。

近年來,勐海縣將茶旅融合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普洱茶現代產業示范縣”創建、推進全縣古茶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如今,當地不少如王小芳一樣的茶農“身兼數職”,既種茶采茶,又經營民宿或農家樂,接待慕名而來的游客和茶客。
世代在南糯山種茶的王小芳告訴記者,這里的古樹茶生長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高山云霧環境中,依靠肥沃的土壤和獨特的微氣候,茶葉品質極佳,有茶湯金黃透亮、回甘持久、帶有蜜香和蘭香等特點。依靠茶葉銷售,王小芳一家2024年年收入就達30萬余元。
隨著勐海縣茶旅融合不斷發展,前來參觀茶園的游客逐年增多,她也順應趨勢,在春茶季結束后開始在自家經營農家樂,為游客提供哈尼族特色餐飲,2024年增加3萬余元收入。
在南糯山另一處茶園,茶農二梅的生活方式也因茶旅融合而改變。走進她家院落,精心布置的茶席映入眼簾,古樸的茶具錯落有致地擺放在茶桌上,墻上掛著各式茶藝工具和茶山風光照片,茶文化氛圍濃郁。
二梅告訴記者,看到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南糯山,她便決定將原本用于擴建茶葉倉庫的空間改造成多間民宿客房。
為了讓游客留下難忘的記憶,二梅設計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她會在清晨帶領游客觀賞南糯山日出,中午教授簡單的采茶和制茶技藝,傍晚則組織戶外燒烤,讓游客全方位體驗哈尼族的生活方式和茶文化。二梅表示,這種深度體驗式旅游不僅增加了住宿收入,更通過游客間的口碑相傳,使南糯山茶葉知名度大幅提升,她家茶葉銷售額也因此翻了一番。
茶旅融合的發展不僅改變了當地茶農的生活方式,也吸引不少外地人前來投資創業。2017年,來自北京的劉靜平因收購普洱茶而來到勐海縣,被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茶文化資源所吸引,決定留下來開展茶旅項目。
通過與村民合作,利用閑置的宅基地,劉靜平建起一家融合當地文化特色的精品酒店。“酒店四周古茶林環繞,客房內可以遠眺滿目青綠的茶山美景。”劉靜平介紹,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濃厚的茶文化吸引不少來自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客人,2023年,該酒店接待游客量達1萬3千余人。
“生活在這里久了,我也被這里的淳樸民風感染。”劉靜平告訴記者,久而久之,他成為了“新勐海人”,閑暇時間參與村里的修水渠、植樹、環境整治等活動,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未來,他計劃繼續擴大酒店規模,增設更多特色設施,滿足春茶季旅游高峰期的需求,同時帶動更多當地村民就業。
展望未來,勐海縣茶葉與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曾鐵橋表示,該縣將繼續深化茶旅融合發展戰略,計劃圍繞南糯山、布朗山等古茶山謀劃實施一系列特色項目,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條、拓展茶文化內涵,讓更多像王小芳、二梅這樣的茶農和像劉靜平這樣的投資者從茶旅融合中受益。(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08:44:10
- 2025年04月17日 20:12:29
- 2025年04月17日 15:03:00
- 2025年04月17日 14:59:53
- 2025年04月17日 14: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