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紙寄相思 哈爾濱推出環保追思新方式
中新網哈爾濱4月4日電 (記者 姜輝)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也是清明小長假第一天,哈爾濱市迎來清明祭掃高峰。哈爾濱市皇山公墓在去年試行實踐的基礎上,正式推出“水溶紙”新型環保祭祀方式,受到很多哈爾濱市民關注。

4日上午天氣多云,很多哈爾濱市民一大早就帶著鮮花、水果來到皇山公墓為逝去的親人祭掃。位于海葬紀念碑旁的“水溶祭祀池”前,幾名哈爾濱市民正在水溶信箋上書寫寄語,然后投入水中,表達對親人的深深哀思。

據悉,“水溶祭祀池”中的信箋、千紙鶴、紙船等都是采用水溶紙制成,這種水溶紙是由植物合成的木漿制作,入水即溶,安全無污染。家屬可以將對逝親的思念和祝福寫在水溶紙上,并親手放入祭祀池中。“水溶相思,你我相連,紙上訴情,清明祈愿。”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在池水中漸漸散去,潑墨抒哀思。相比焚燒冥幣、燒香化燭、燃放鞭炮等傳統祭奠方式,水溶祭祀更加生態、環保、文明。
據哈爾濱市皇山公墓主任霍宏旭介紹,今年清明節期間,皇山公墓正式推出“水溶紙”新型環保祭祀方式。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認識水溶祭祀新風尚,皇山公墓繼續免費贈送水溶信箋,為前來墓區緬懷祭掃的市民提供一份水溶紙,提倡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以更加生態文明的方式來祭祀先人,共同珍惜藍天白云、鳥語花香,讓環境更加美好和諧。(完)

- 專題:網絡中國節·清明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3:39:47
- 2025年04月18日 13:28:02
- 2025年04月18日 12:56:44
- 2025年04月18日 11:25:09
- 2025年04月18日 1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