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力量走進粵北山區 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普動能
中新網清遠4月1日電 (記者 王堅)“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藥食同源’嗎?”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劉暢博士3月31日下午用生動有趣的互動方式,將地處粵北山區清遠佛岡縣的北篁勝小學“變身”科普樂園,讓現場200名小學生感受科普魅力。

當日,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攜手佛岡縣科學技術協會共同舉辦“佛岡縣縣域科普創新發展試點工程啟動儀式暨中醫藥科普活動”。該項目創新建立“省級學會+縣域科協”協同機制,通過優質科普資源下沉,創新科普形式,針對青少年、農民等重點群體開展特色科普活動。
據了解,該項目是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廣東省科協“科普助力‘百千萬工程’”專項行動的創新實踐,未來將重點聚焦呼吸健康科普和中醫藥文化傳播兩大領域,開展“科普進校園”“健康大講堂”等系列惠民活動,讓前沿醫學知識和先進技術理念走進民眾身邊,為鄉村振興和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普動能。
清遠市科協黨組書記何志方表示,此次試點工程對當地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有重要意義,能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
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秘書長馬常鈞表示,該學會將在清遠市科協指導下,與佛岡縣深度合作,面向青少年開展形式新穎的科普活動,培養科學興趣和愛國情懷;并發揮專業優勢,開展呼吸健康科普活動,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啟動儀式現場,該項目首場科普活動也拉開帷幕,劉暢帶領孩子們探索“藏在餐桌上的千年智慧”。通過貼近生活的例子,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常吃的生姜、大棗等食材,在中醫里都是治病的良藥。
活動中,劉暢精心設計了“趣味連連看”游戲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大家爭相為艾草、陳皮等常見食材“配對”四氣五味特性,在歡聲笑語中掌握了“生姜性溫”“山楂味酸”等中醫藥知識。
參加此次活動的老師表示,該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到魔芋降血糖、助消化等藥用價值,更通過“家鄉特產小課堂”的形式,讓佛岡的“土特產”變身“活教材”,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知家鄉、愛家鄉的種子,還能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推廣了中醫藥文化。
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表示,接下來,雙方將以“縣域科普創新發展試點工程”為契機,整合全縣優質資源,匯聚科研資源和臨床資源,讓科學知識“活”起來、“動”起來,從呼吸健康到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內容持續“上新”。(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17:06:14
- 2025年04月03日 15:42:34
- 2025年04月03日 15:08:46
- 2025年04月03日 14:58:31
- 2025年04月03日 14: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