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擠干安全生產培訓里的“水分”?
一些機構出現培訓“走過場”、考試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給安全生產帶來重大隱患
如何擠干安全生產培訓里的“水分”?
閱讀提示
安全生產培訓是預防事故、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然而,近年來,一些機構的安全生產培訓卻出現“走過場”、考試把關不嚴格等問題,成為制約安全生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日前,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條件》國家強制標準,重慶市組織開展對全市98家安全培訓機構的全覆蓋復核檢查。經復核,9家安全培訓機構被淘汰。
安全生產培訓是預防事故、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然而,近年來,一些機構的安全培訓出現了“走過場”、考試把關不嚴格甚至涉嫌考試作弊等行徑,嚴重擾亂正常安全生產秩序,導致一些安全技能不足的人員進入有關崗位,給安全生產帶來風險隱患。為此,政府部門、相關企業、從業者紛紛呼吁,擠干安全生產培訓里的“水分”。
培訓“走過場”多家企業被處罰
2024年5月至10月,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對全市98家安全培訓機構進行全覆蓋復核檢查時,將9家存在檔案管理不規范、培訓學時“縮水”、師資力量不達標、培訓流程不規范、考試把關不嚴等問題的安全培訓機構淘汰出局。
與此同時,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還聯合9部門開展全市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專項治理行動,對23757家企業進行檢查,共查出問題9455項,查處假冒證書網站平臺5個,清理涉假信息41項。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公布的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專項治理典型案例中,多家企業因安全培訓“走過場”、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或持假證上崗被處罰。
2024年8月,渝中區應急管理局行政執法人員對重慶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安全檢查,現場查實兩名正在進行低壓電工作業的工人,未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低壓電工證),依法對涉事公司做出罰款3.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4年10月,巴南區應急管理局對轄區某機械制造企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焊工未取得操作證便上崗作業。執法人員現場給工人開展了普法宣傳,同時責令立即停止焊接作業,并依法對企業處以罰款。
重慶市應急管理局考試中心主任江濤表示,復核檢查培訓機構、涉假專項治理行動,有效提升了培訓考試機構的基本條件,進一步規范了全市安全生產培訓和考試工作,為提升培訓考試質量和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培訓不足帶來重大安全隱患
安全生產培訓“走過場”等亂象,不僅損害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更對社會的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近年來,因未接受正規安全生產培訓而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給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損失。
2024年5月,重慶北碚區某機械廠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經調查,企業違規使用不具備高處作業資質的工人,且未對其進行安全生產培訓,該工人從事高處作業時使用了不符合安全規范的自制安全帶,不慎從高處墜落,又將另一名工人撞倒,導致其從作業平臺墜落。
今年50歲的張林(化名)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外墻粉刷工,其足跡遍布全國多個房建項目。據他回憶,幾年前,自己經朋友介紹加入了一個工期緊迫的建筑工地。由于是臨時性用工,張林未得到任何系統的安全教育培訓,便匆匆上崗。在一次高空外墻粉刷作業中,由于未能正確系好安全帶,他險些從30米的高空墜落,所幸被旁邊的工友拉住,手臂卻因此遭受了重創。
“盡管建筑方后來也賠償了一筆費用,但受傷后我再也無法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收入也下降了很多?!睆埩终f。
“培訓不足是重大安全隱患!”采訪中,重慶市應急管理部門的多名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一些安全培訓機構為了迎合企業的需求,往往“走過場”、流于形式,不僅未能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反而助長了企業對安全生產培訓的輕視態度。同時,一些企業也因忽視安全生產培訓的重要性,最終遭遇安全事故的沉重打擊,不僅承受巨大的經濟賠償壓力,還要接受法律嚴懲和社會譴責。
擠干“水分”需多方協同
2024年11月,重慶市編制出臺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第62部分:安全生產考試點》《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第63部分: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兩項地方標準正式實施。標準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培訓和考試場地、設備、師資等硬性要求,強化機構主體責任。
“這兩項標準的出臺,填補了重慶安全培訓機構和考試點管理的空白,進一步強化了安全培訓和考試機構責任,實現安全培訓和考試機構管理有標可循、依標管理?!苯瓭嬖V記者,今年7月1日起,未完成達標建設的安全培訓機構將暫停其相關培訓活動,未完成達標建設的考試點不得開展相關考試工作。
“對于企業來說,要擠干安全生產培訓里的‘水分’,核心在于把制度變成習慣?!敝薪ㄈ治髂瞎局貞c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宋文雙表示,公司構建了公司級、項目級和班組級的三級安全培訓機制,確保安全生產培訓落實落地;在選擇培訓機構或邀請授課專家時遵循資質必須合規、內容必須貼合實際、方式必須靈活、效果必須可量化的“四必須”原則。
“我們還將‘智安平臺APP’等數字化手段和‘安全積分超市’、安全班前喊話等傳統手段相結合,對進場作業的員工實施全周期安全管控,并構建起‘工會+安全’的雙重監督架構,共同織密安全生產全鏈條防護網?!彼挝碾p說。
重慶工商大學研究員莫遠明認為,做實安全生產培訓需要多方協同。他建議,一方面,生產經營單位作為安全培訓的主體要提高認識,建立健全覆蓋安全生產各環節的培訓體系,而培訓機構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培訓模式與方法;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強化監管,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生產培訓體系的構建,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培訓格局。
本報記者 李國《工人日報》(2025年03月21日 06版)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20:47:56
- 2025年04月12日 20:41:50
- 2025年04月12日 19:38:18
- 2025年04月12日 18:23:27
- 2025年04月12日 1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