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縣黃土塬溝壑區“糧田”變“良田”
中新網蘭州3月17日電 (郭海霞)3月中旬,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的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各鄉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有序開展土地平整作業。隨著機械運轉,原本起伏不平的土地逐漸變得平坦開闊,田塊劃分清晰、整齊有序。
“樊家川鎮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模達12468.44畝,覆蓋慕家河、樊家川、馬驛溝、郝集4個村。去年已完成68%的建設任務,現在正在進行剩余部分的收尾工作。”環縣樊家川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建喜介紹說,近期全鎮投入了36臺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已新修高標準農田680多畝。
呂建喜表示,隨著氣溫回升、白晝時間增長,該鎮后續還將持續增加機械和人力投入,加班加點趕進度,力爭在4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采取邊掃尾、邊驗收、邊耕作的模式,全力做好夏糧播種工作。
樊家川鎮地域廣闊,但農田多為小塊田,給農民耕種帶來諸多不便。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原本零碎的小塊地被整修為大條田。同時,當地充分利用安塞河水利資源,在沿川四村爭取節水灌溉配套項目,不僅實現了小田變大田,還將旱田變為水田,大幅提升了山區農田的機械化耕作水平,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環縣木缽鎮高樓塬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數臺大型挖掘機、推土機滿負荷作業,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各司其職,平整土地、清運土方,現場秩序井然。
據木缽鎮副鎮長張堯介紹,該鎮2024年新修高標準農田6651畝、節水灌溉農田831.9畝,同時修建4條配套田間道路和一座漫水橋。該項目涉及韓洼子、高樓塬、鄧寨子、白家掌四個村,共13個標段。“從3月初開始,全鎮所有標段工程已全面復工,23臺大型機械持續作業。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爭取4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張堯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舉措。干旱少雨的甘肅,全省七成的國土面積處于干旱半干旱區,發展農業生產面對諸多自然條件制約,在此基礎上,甘肅將分散的低效田化散為整、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突破山旱地建設瓶頸、多措并舉抓建后管護,將全省44.1%的永久基本農田建成了高標準農田。
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的環縣,是傳統農牧業生產大縣。全縣9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17364條溝壑、527塊殘塬和859架山梁,惡劣的自然條件致使耕作方式落后,糧食產量較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為改變這一現狀,讓“糧田”升級為“良田”,近年來,環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在具備條件的村組,打破原有的土地承包界限,按照“坡變梯、小變大、窄變寬、埂變路、旱變水”的思路,試點推行“一戶一塊田”改革模式,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始終以提升耕地質量、優化農業生產環境、確保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
據環縣農業農村局統計,目前全縣累計修建高標準農田120.98萬畝,2024年計劃修建12.68萬畝,2025年規劃新修20萬畝以上。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在環縣全面鋪開。(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22:14:21
- 2025年04月22日 21:41:27
- 2025年04月22日 20:11:42
- 2025年04月22日 19:50:46
- 2025年04月22日 1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