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種下“生命種子” 浙江醫生完成一場“愛心速遞”
中新網杭州3月12日電(張煜歡)12日,剛剛入春的杭州乍暖還寒,但杭州一醫院的造血干細胞血采集室里暖意融融。一袋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正在通過專業設備提取中,浙江省腫瘤醫院肺外科醫生駱濤波正是這份“愛心速遞”的主人,他也成為浙江省第117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這一袋承載著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兒希望的造血干細胞,是在12年前就已埋下的“生命種子”。時間來到2013年7月,當時的駱濤波還是一名醫學院學生。在參加無償獻血時,他被中華骨髓庫紅十字志愿者的宣講打動:“造血干細胞的匹配成功率比中彩票還低,但萬一中了,就是救人一命啊!”

他當場擼起袖子,留下8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也同時簽下了器官捐獻同意書,“就當給自己買張‘公益彩票’唄。”駱濤波說。
12年時間過去,就在駱濤波逐漸把這事淡忘時,這張“公益彩票”居然“中獎”了——2025年1月,他接到上城區紅十字會通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兒配型成功。身為浙江省腫瘤醫院的臨床醫生,同時也是有17年黨齡的中共黨員,駱濤波深知身處絕境的患者和家庭對生命的渴望,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
得知需要捐獻造血干細胞消息時,同為醫務工作者的駱濤波愛人非常理解和支持,她說:“這種配型成功的概率很小,遇到了就要去幫助患者,這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事情。”
從學生時代起,駱濤波就一直在參與無償獻血,已累計捐獻3000多毫升血液。作為外科醫生,他也格外懂得血液的珍貴、生命的珍貴。
但外科醫生的工作是無比忙碌的。突如其來的捐獻計劃一度讓他左右為難,“休息那么久,肯定會影響工作。”當他把顧慮向醫院匯報時,得到同事們的大力支持:“你的患者我們先幫你‘接管’。”“你安心休息,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捐獻。”
浙江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程向東也為駱濤波的善舉點贊。他說,這份醫者仁心是醫院的光榮傳統。早在2014年,醫院的周慧娟護士長就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治了一名白血病患兒。
12日,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采集,駱濤波成功捐獻20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浙江省第117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隨后駱濤波也收到了來自患者家屬的感謝信:“非常感謝您,您的出現給了我重生的希望,您的無私奉獻讓我體會到了人性的善良與美好……我長大后一定要向您學習,將這份大愛傳遞。”
對駱濤波而言,患者的平安健康便是最大的心愿。“我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中華骨髓庫,也祝愿遠方的患者早日康復,平安一生。”
或許這就是醫者最本初的模樣:手術臺上冷靜如冰、面對生命滾燙如火。愿這份大愛如星火燎原,讓更多人看見醫者仁心的雙重光芒——既在無影燈下創造奇跡,也在平凡時刻成為他人的光。(完)

- 專題: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8日 16:44:33
- 2025年04月08日 15:34:57
- 2025年04月08日 14:29:15
- 2025年04月08日 14:03:25
- 2025年04月08日 13:50:26